1
在谈笔迹性格分析之前,我们先来聊一聊星座性格测试星座是占星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组合。星座性格测试则是建立在占星学基础之上,将性格分类。秉持怀疑精神,是问:远在宇宙的星星如何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呢?在占星文化盛行的古代,皇帝称自己为天子,借此“名正言顺”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在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我们还需要借助占星来为自己正名吗?
相对于天文学的视角,我更倾向于从生物学角度出发的“气质论“。格林(盖伦)(Galen,~)在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基础之上创立了“气质学说”,将人们的气质分为四种: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哲学讲物质决定意识,人的身体差异决定气质的不同,就像人的身体支撑灵魂一样,顺理成章。而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大量的专家学者投身其中,“气质论”从未被推翻。
但“气质论“毕竟偏理论,不利于传播普及。上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博士提出”DISC行为分析法“,则让人类的气质语言更显性化,首次将心理学从纯粹的临床应用向外延伸应用到一般人身上。在此之后,又涌现出一系列性格分类学,比如九型、十六型等等,越复杂越高深越不实用,记不住弄不懂怎么运用?
我最推崇的则是”FPA性格色彩学“,它将性格分类为红、黄、蓝、绿,分别对应DISC里的I、D、S、C,对应”气质论“里的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粘液质。因为色彩更具视觉感,更容易区分和记忆,同时,FPA性格色彩学的内容也更加通俗易懂,更利于心理学知识的大众普及,助其从学科的殿堂走入寻常人家。故,后文的性格分析及其描述部分借鉴自FPA性格色彩学。
2
那,笔迹心理学是什么呢?笔迹性格分析又是?笔迹心理学(简称笔迹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以笔迹为研究对象,根据笔迹特征与书写者的内在素质相对应的原理,推测书写者的各种个性特质。在心理学、生物学和社会学中都有其理论基础。更多解释请参见百度百科。
要聊的是“笔迹性格分析“,为什么会加入”性格“元素呢?
我们再来熟悉三个概念:
1.巴纳姆效应: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地、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Ta。(星座测试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2.证实性偏见:为了避免认知不协调,人们更倾向于寻找支持预设观点或愿望的证据,忽略相反证据和信息。(爱情会蒙蔽人们双眼的原因)
3.罗森塔尔效应:心理暗示能让人按照暗示的方向去实现自己。(意识指导行动)
其中,“巴纳姆效应“是源头,在进行性格分析时,直接给出兼有四种性格的特质,则放之天下皆“准“,然而却会通过”证实性偏见“和”罗森塔尔效应“误导被分析对象。
在阅读相关笔迹学书籍以后,发现好多情况下,笔迹分析师给出的笔迹分析报告同样会兼有多种性格特征的内容,甚至给出矛盾的分析结果,如此,“准确度“大大提高,但误导性也大大增加。我们要的是明确牵手的爱情,并非似是而非的暧昧。
在这一点上,诸如FPA性格色彩学类的性格分析技术则会通过测试给出明确的性格分析报告,能“定性“的分析或者说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定性“的测评,才更能称之为分析技术,否则又似回到远古时代的占星卜卦之说。
看到相关报道,部分笔迹分析研究者并不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基础,民间出身,我想,这也是造成部分笔迹分析结果不够“定性“的情况出现的原因之一。
所以,我将笔迹学与性格分析学融合在一起,将笔迹分析直观精准的优点,加上性格分析分类定性的优点,优化与整合,形成基于笔迹分析立于性格分析的“笔迹性格分析”系统。
Note:本文为笔迹性格分析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