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是把错误答案划掉,你为什么在正确答案上面画对号?”“这个题目是让你写音序,你怎么写成音节了?”每次考试或者检查作业的时候,我们总是听到家长或老师在批评孩子。很多孩子做题容易马虎、出错,不是看不懂题意就是看错题意,看题就做,结果往往一做就错,即使简单的题也是这样。看似小事实则不然。由于不认真审题,造成会的题目做错,这是最让人痛心的——因为这个毛病,孩子很难考出优异的成绩。家长和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办?
又看错要求了!☆您的孩子有认真审题的习惯吗?
一、测试要求
仔细读题,认真完成下列问题,做完以后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二、测试内容(可以二选一做)
(一)测试题___________
1、请把试卷认真读完。
2、请在试卷的右上角的横线上写下尊姓大名。
3、请写出五种动物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五种水果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五种植物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五座中国的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写出五本中国的古典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写出五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写出五个班级同学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写出五种运动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写出五种蔬菜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写出五种电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写出五位名人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写出你所学过的五篇课文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写出五个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写出五种颜色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果你已经看完了全部题目,请只做第二题。
测试学生是否能够态度严谨,认真审题,严格执行要求。
孩子能够直接写上名字,不做其它题说明孩子的审题意识很强;孩子如果把1-16题做完,看了17题才知道错了,说明孩子能够读题做;孩子如果把题目全做完了,还不知道错在哪儿,说明孩子既不认真审题,也不进行反思。
原来是这样!(二)
操作指导
1.父母读题,学生来做。
2.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做题。
3.根据平时孩子做题时的表现完成。
题目内容
1.孩子在家里写作业,不能全身心的完成,做作业时老是摇头晃脑。
A.□是B.□否C.偶尔□
2.简单的题目,孩子都会做,但是稍微有点难度的孩子就不好好做了。
A.□是B.□否C.偶尔□
3.你认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认真审题”重要吗?
A.非常重要□B.比较重要□C.不重要
4.你有过因为没有认真审题而出现错误的时候吗?
A.从没有过□B.偶尔有□C.经常有
5.每次因为不认真审题而出现错误之后,你反思过自己吗?
A.经常反思□B.有时候反思□C.改完题后从没反思过□
6.看到题目后,你平时是怎样审题的?
A.逐字阅读,圈重点词,认真分析题意□B.大概读一遍题□C.凭感觉做题□
7.你认为“认真审题”可以怎样做?
A.逐字阅读,圈重点词,认真分析题意□B.大概读一遍题□C.凭感觉做题□
测试要求
孩子根据自己平时的表现做题
评价标准
测试完后,选择一个“A”算2分。选择一个“B”算1分,选择一个“C”算0分。12分以上属于非常认真审题,9-12分属于比较认真审题,7-8分属于能够审题,5分以下已经影响学习,必须马上训练审题能力。
测试原理
很多孩子做作业容易马虎、出错,不是看不懂题意就是看错题意,看题就做,结果往往一做就错,即使简单的题也是这样。而当孩子有认真审题做作业的习惯后,作业错误率就会降低,孩子学习的自信心也会因此提高。
☆孩子为什么会审题不认真?
1.粗心大意造成审题错误
(1)没有把题目读完。
(2)题目读完但按照“思维定式”做题。和以前做的题目差不多,用老印象做题。
出现以上两个问题的孩子,都是根据自己的思维做题,不是根据题意做题,所以错误。
2.没有注意到题目中的关键性字词。
(1)读题时粗枝大叶,没有把题目细读。
(2)思路单一,寻找隐含条件的能力差。
出现以上两个问题说明孩子对题目理解了一半就做题,导致出错。
3.识字量不够,个别词语不理解。
不认识的字,不读,干脆猜测题意。如一些数学术语:“翻了一番”、“增加到”“增加了”“减少到”“减少了”、“提高了”、提高到”等分不清。
4.注意力不集中。
(1)读题时心不在焉,老是被其他新奇的事物吸引。
(2)本身性格所致。
出现以上问题说明孩子对题目来不及理解就做题,导致出错。
5.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1)教师对孩子审题习惯的培养不足。
(2)家长对孩子做题时的习惯不在意,只注重了孩子做题,没有帮助孩子读题。
由于要求不严,导致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注重做题,不在意审题。
☆如何加强审题训练
一、训练要求
每次做作业时训练,家长监督训练结果,坚持训练,养成习惯。二、训练内容
1.读准。
读题是解题的起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做准备。
训练孩子做题前,先读题,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2.标记。
为了促使孩子在读的同时加强感知,可指导孩子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以便让他们排除一些无意注意的干扰,在解题时提高自己的注意力。
读题时在关键的、重要的字词下面做标记。
3.表达。
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把题目的情节、问题、条件逐一表述出来,把题目内容转化为鲜明的表象,通过有声言语活动,使孩子对题目的结构意义达到正确完整的理解。
每次做题时,让孩子把题目读完三遍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怎样培养孩子审题认真的习惯?
1.让孩子明确审题的意义
孩子已经上了二年级,也应该知道认清审题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学习,家长要做好认真读题的榜样作用,同时尽可能留给孩子充裕的审题时间。检查后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因审题不认真而答错的题目,让他们体会认真审题的重要性。
2.父母用手指指着题目读,叫孩子跟着读。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你指读题目时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能加强孩子对文字的识读能力。低龄儿童的识记能力特别强,经常用手指指着字读,很多没学过的汉字就认识了。时间一久,孩子就能自己读题了。
3.让孩子用口头复述一遍题目的意思。
如果孩子还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你慢慢带孩子再读一遍,这时一般都能弄懂。读题讲题的目的是加深孩子对题目的印象与正确理解题意,减少出错与马虎,还可培养孩子语言的复述与表达能力。一举多得。
4.弄懂题意后,让孩子用手指指着题目文字再读一遍,然后开始做题。
这一步是进一步提高孩子对题目的理解与印象。读题读得好相当于读故事一样有趣,读多了,很多字孩子就认识了。如果遇到孩子读两遍还弄不懂的题目,引导孩子再读一至三遍,当孩子理解清楚后父母一定要积极肯定孩子的表现与进步。
5.在培养孩子习惯的过程中,持续给孩子鼓劲,学会等待并慢慢放手。
在培养孩子认真审题的习惯时,父母一定要保持耐心,要等待孩子的成长,同时不断给孩子正面鼓励。待孩子能自己读题和认真审题时要开始慢慢脱离孩子,培养孩子独立做题的习惯。放开你的手,孩子就能在他自己的空间里学会独立思考。
我审题很认真亲爱的朋友,您的孩子做题时审题认真吗?您是怎么解决的?您还有其他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