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决,问天问地,不如问MBTI。
最近一个月,MBTI仿佛在热搜榜买了包月,已经和星座、周易、塔罗牌比肩,并列“赛博算命”届的四大金刚。
远到奥运冠军谷爱凌,近到在隔壁工位努力码字的同事,没有一个人能够逃得过MBTI的支配。
INTJ、ENFP、ISFJ,ENTP这些四字组合,到底是个啥?
简单来说,MBTI是一套测试题,通过测试将人划分为16种典型性格,每种性格由四位一组的英文字母组成。
也就是说,
INTJ=内向、直觉、理性、严谨;ENFP=外向、直觉、感性、随性。
如果你依旧觉得概括的不到位,广大网友还能贡献了更为“精准”的描述。
总之,拥有了四字标签,你就拥有了社交关系里的虚拟身份证、冲浪户口本和潮人通行卡。
MBTI能在短时间内赶星座、超塔罗,完全得益于它过硬的心理学背景。这套人格理论可是有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先生做背书。
年,荣格在《心理类型》(PsychologicalTypes)中首次提出心理类型有内倾vs外倾两种,并与思考、感受、实感、直觉4种功能类型进行匹配,提出了每个人都有「8种认知功能」。
多年之后,一对美国母女迈尔斯布里格斯,经过20多年的探索,把荣格的「8种认知功能」拓展成为「MBTI16型人格」。MBTI的全称“Myers-BriggsTypeIndicator”,就是以母女俩的名字命名的。
不过,由于这对“创始人”实际上没有经过任何正规心理学培训,所以专业心理领域并不承认这套测试的科学性。
但即便如此,这套“民间测试”也流行了80年。企业拿它做员工管理,大学用它帮学生选择职业,就连人民日报都在年发布过MBTI测试的相关微博「10分钟,28道题,看你适合做什么工作!」
MBTI用它的超高“准确率”俘获了大家的心。无数人通过这个简测试了解了自己,也更能理解别人。
我们不再指望内耗达人ISFP精神抖擞,也不再强求摆烂大户INFP按时交稿;
我们学会了在内卷之王INTJ面前闭嘴,也不会在繁忙时刻招惹快乐小狗ENFP。
更懂生活更懂你,MBTIYYDS!
当然啦!
还是要说一下,MBTI虽好,也不要太过迷信。
首先,它是一个自陈式测试,只有在首次答题(不知道题干的意图),并且完全诚实作答的前提下,结果才是准确的。
那些三个月测八回,终于测到了“理想”答案的朋友,还是老实把它当个游戏就好。
毕竟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他刚弄清楚了四个字母的含义,我的测试结果就变了。
其次,每种性格都有缺点,如果把这些缺点当作负面标签贴在身上,会导致一系列你不想看到的结果。
把迟到刻进DNA的ENFP总有一天会因为迟到耽误大事;
把闲情逸致当终极目标的INFP总有一天会因为错过deadline而丢了工作;
不说话会死星人ENFP总有一天会因为多嘴而闯下大祸。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当被贴上“你在这方面不行”的标签时,定型化思维和自我暗示会让我们在认知上出现偏差,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于是干脆放弃或者回避这类事情。
付出的努力越来越少,失败的可能性就越高。
长此以往,我们会变得愈发不自信,陷入到破罐子破摔的恶性循环里。
MBTI可以指导你的生活,但终究驾驭不了你的人生;
MBTI可以帮你找到朋友,但终究不能替你维系友情;
毕竟,人远不止16种,人的复杂程度也不是区区4个字母就能概括的。
放轻松,别太当真,MBTI只是一个游戏。路,还得靠我们自己的双脚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