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思澈的雷哥
参加高考的人潮
我的女儿明年就要上小学了,每想到这件事,我的心情就不好。
中国的教育被大家诟病已久,学生压力大,学习时间长,成本居高不下,整体成材率低。而且,大量的人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失去了童年,牺牲了健康,性格越来越扭曲,视野越来越狭小,不仅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对生活也没有了信心。
社会上一直在讨论课业减负的问题,各级政府也不断出台各种措施,但适得其反。以前只是初中高中学习负担重,现在小学幼儿园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前只是学生压力大,现在家长的负担比学生还大。
我觉得,按着这个趋势下去,所谓的课业减负永远不会成功,因为没有搞清中国的教育问题来自哪里,出什么政策都没用。
很多人认为,学生课业负担重,是因为竞争压力大,是为了上好中学、好大学,可是,上了好大学又如何呢?现在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也一天比一天低。什么心浮气躁、眼高手低、不讲诚信,创造力不足……已经成了社会的普遍看法。
那不参加这样的竞争行不行?更不行。上个好大学尚且找不着工作,要是不上,哪里还有饭吃?
这就叫两难。
高考是很多学生一生的噩梦
要想解决这个两难,我们得重新梳理一下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核心功能是培养人才。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而教育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存在。如果孩子们经过多年的培养,最终能在适当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我们就说,教育基本上完成了它的任务。
在各种岗位中,总有一些看起来更好,人们为了得到这些好岗位,会在教育阶段积极争取。如果岗位少而觊觎者多,就会产生竞争。
但是,这种竞争并不一定是激烈的,因为,人们对“好岗位”的看法不同,每个人的特点也不一样。
就像有人重视薪水,有人在乎压力;有人看重名望,有人治疗白癜风应到北京那家治最好宁夏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