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测试
性格测试

您现在的位置: 性格测试_性格测试题目 > 性格测试规则 > QA我家孩子擅长的学习模式是视觉听觉或

QA我家孩子擅长的学习模式是视觉听觉或

发布时间:2022-7-18 14:23:39   点击数:

随着双减的变化,传统的主科教培行业逐渐离场,包括几个教育巨头在内,都在寻找新的业务模式,比如转型素质教育。而也有一些机构,开始尝试从家长的角度来做教育相关的培训。

前几天,就有一位读者在留言中提到一件事:她最近收到了一个面向家长的培训机构的广告,周末跑去试听了一下,主题是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里面讲的方式,则是“选择更适合孩子的个性化学习方法”。

刚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还是挺感兴趣的,不过具体看了一下这位家长传来的几张截图,就有些懵了,这不是以前曾经流行过的“学习类型”吗?

这种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更擅长用某一种感官系统去感知信息,比如有人擅长用视觉,有人习惯用耳朵,而有些人则是用手来接触感知。所以视觉型的人对看到的图文印象深,喜欢阅读;而听觉型的人对听到的内容敏感,喜欢听而不喜欢读;最后一种,触觉型(或者叫体觉型)的人则喜欢一边学习一边操作。

既然人会分成这三类,那么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家长或者老师就可以先判断出孩子是哪种类型,从而选择适合这类孩子的学习方式,是阅读,听,还是操作。

这位读者在听完之后觉得似乎挺有道理,但又有些疑惑:自己如果按照课上说的测试方法,给孩子测出来是属于“听觉型”的。的确,在上学路上给他听音频节目,感觉吸收内容是蛮顺利的。但平时陪他动手做实验,玩游戏,又觉得他也能迅速掌握新的知识技能,那到底属于哪种呢?

所以她带着这个问题来留言问我们,想了解孩子到底是听觉、视觉还是触觉型的。

答案其实并不难想象:恭喜你,买一赠二,三种都是的。

其实关于“学习模式”,并不是培训机构最近自己拍脑瓜编出来的,而是在国外流传已久的迷思。所以我们今天简单的和大家聊一下这个问题。

曾经有研究人员对英国和荷兰的教师做过调研,发现绝大多数中小学老师,都相信有“学习模式”的存在——班里不同的学生都有适合他们的某种学习方式:视觉、听觉或者触觉等等。

不过虽然相信这种理论的人有很多,但实际上,“学习模式”可能是最近几十年来,被教育学家或者心理学家批判最多的学习理论之一。大多数学者认为所谓的“学习模式”根本不存在。并且担心用这种方式来给孩子划分学习方式,会存在潜在的危害性。在Youtube等平台上,还总能看到相关学者专门录的讲座视频,苦口婆心的劝告教师和家长不要相信。

这些学者们认为的所谓“学习模式”和很多性格心理测试类似,只是一种心理暗示——参与者先相信这种模式的存在,然后在测试中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好像很准哦”,从而最终相信自己的确是属于这一类型。现实中也有很多类似的心理暗示,比如算命、性格、运程之类。不过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教育,就不多延伸了,也免得被诸多“大师”追杀。

事实上,如果“学习模式”只是一个心理性格测试,或者干脆是个算命娱乐,倒反而没什么了。而这些学者之所以这么用力去批判这个理论,就是因为担心用“学习模式”来指导让孩子主要用某种方式来学习,反而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比如心理学家KrisVasquez就表示,担心这种“学习模式”会让学生自我限制,给自己贴标签。如果他已经接受自己适合或者不适合某种学习的方式,从而会限制他拓展自我学习模式的可能性。

其次,不同的学科,或者更细一点,不同的知识点本身就适合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果孩子或者家长,先入为主的认定适合某种学习模式,那就意味着可能会因此刻意的偏重或者轻视某种学科。比如视觉型就会偏重绘画而远离音乐,听觉型则会相反。

更重要的是,即便人的确有更擅长的某种学习模式,但并不意味着就应该更多的使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学习。因为无论你是视觉性、听觉型还是触觉型,最好的学习方式一定是“综合型”——使用听说读写等全面的方式和训练,才能更有效的提升记忆或者理解知识。

正是因为这些缺陷,虽然“学习模式”理论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走红之后,当过几十年的热点,但现在已经逐渐没落。所以它随着家长培训课再次出现,还是挺让人感到惊讶的。

不过也可以理解,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希望能有一些更好的学习或者记忆方法,让自己事半功倍。如果通过简单的测试就能拥有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当然是好事。但正如我们无法靠算命来指导人生一样,简单的模式分类,也并不能真的让自己获得出色的学习能力。

不过这并不是说没有方法,或者说窍门,来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但这个要展开说,就不是今天的篇幅能覆盖的了。过几天找时间单独写文章,来介绍一些可能会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方式吧。

我们新增了日常提问咨询的入口,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oliodemarte1850.com/xggz/14072.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