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测试
性格测试

您现在的位置: 性格测试_性格测试题目 > 性格测试规则 > 有关黑客帝国的隐喻和沉思

有关黑客帝国的隐喻和沉思

发布时间:2017-9-30 19:26:45   点击数:

《黑客帝国》是很多人最喜欢的电影系列之一,在将近七个小时的故事中,整合了无数政治,哲学,数学和计算机知识。它有精美的武术和枪战场面,有令人深思的哲学思辨,乃至于安静地观察剧中人的对话和表情都能让人痴迷不已。它就像从不同角度都值得让人思考的艺术品,导演点到即止的裁剪恰到好处。每年我都要将这三部曲完整的看一遍以示致敬,但每次看的感受都有所不同。

不同的人对《黑客帝国》有不同的解读,但程序员对这部电影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机器学习发展如火如荼,说到底,开启潘多拉魔盒的还是程序员。如今,我们也从程序员的角度去讨论一下这部电影。

首先,我们讨论整个电影的前提是:这是一部严格上的硬科幻电影,是符合科学依据的,并假定大家都已经熟悉剧情。

(笔者提示:文章较长,建议用15分钟进行阅读)。

虚实

我们常常会觉得某些场景似曾相识,而把它归功为预测未来的超能力而沾沾自喜。然而大脑可能并没有预测能力,它是不是只是错误地给出一种“似曾相识”的信号而让自己误以为“似曾相识”?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大脑如果想骗你,你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就是所谓的“认知”:我们总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可是当你做梦,喝多了,或者生病出现幻觉,事后你会发现自己那么好骗,会相信平时绝对不接受的观点。“认知偏差”会如此的扭曲真实,想想那些你不能理解的邪教徒,善良的人居然也会成为恶魔。只有双目失明才知道眼睛的重要,只有亲人离世才知道亲情的珍贵,所以先知的墙上挂了一块牌匾,上面写着“temetnosce”(认识自己)。

从电影里知道,这个虚拟一切的世界叫做“矩阵(Matrix)”,这个词都很好地解释了电影当中的隐喻:母体,子宫和矩阵计算。机器在软件上模拟出一个虚拟世界,在硬件上通过管道培养人类,吸收人体的生物电。最后存活的人类,在地底城市锡安(Zion)组建了反抗军。其他人类成了机器的电池。

不过,这种生物电根本不符合能量守恒。在那个环境下,地球已经失去太阳能成为一个封闭的能量系统,人类靠融化的死人尸体溶液活下来,可是人排出的二氧化碳和废料,又不能靠自身转换为养料。有人会说,会有机器帮你转换啊,可是,机器的能量又来自哪里?这是永动机的悖论。人类消费能源的速度远大于生产的速度。这是有问题的。

机器完全有能力找到更好的能源,比如核聚变,为何要把人类这一点点可怜的生物电作为主能源呢?多少人的并行电池,才能抵得上一台50兆瓦的核电站?这就如同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之后,就很少关心温饱问题。

看过《黑客帝国动画版》的人知道,机器人将人类打得全无反手之力,最后在人类最后的政府日内瓦引爆了核弹,人类完全不构成威胁了。那么,机器需要人类到底为了什么?

我认为,机器需要人类的“生物电”,更准确地说,应该是需要信息和多样性。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都是伪随机,万千有个性的人类提供的广袤的思维土壤,绝对要比电能对于机器有用得多。另一方面,机器需要有人类这样的”对手“或者”朋友“,就像游戏,机器转换了角色,人类成了NPC。这样才有得玩而不无聊。所以,生物电叫做“生物信息”应该更合适。

其次计算量问题,我们的真实世界就是一台超级并行计算机,并行无处不在,可是,要通过模拟原子的方法实现计算,那么计算量会恐怖到无法接受。假设一块计算单元是由10亿亿亿个原子构成,不论算法如何优化,它也不可能实时模拟出同样原子数的世界。所以Matrix必然有按需加载的简化方式。

数据传输问题也不容忽视,电影中,人们通过脑机接口接入matrix,与母体发生非常复杂而频繁的交互。但传输不能无中生有,Matrix在地球上建立大量无线收发台实现机器间通信,人类破解了密码而接入到系统中。因此只有飞船飞到地表才能接收到信号,Zion处在地心是无法做到的。因此八爪鱼可以通过信号迅速发现人类飞船。既然如此,为什么第三集一开始时,尼奥没有接入任何设备,却还可以在火车站里与其他人交互,还能空手消灭八爪鱼?

当尼奥走入万物之源,与白发苍苍的架构师对话时,才获知矩阵已经出现六个版本了。一个系统从重启到错误累积到必须处理作为一个周期。这个周期还意味着救世主选出来的16女7男会重新建造锡安,产生像电影里那样恢弘的五十万人口的最后城市。50万人口里,从矩阵中解救出来的人是少数,大部分是原住民。从23个人,在一个短短的周期内,养育出50万人,这在遗传上是行不通的,人又不是细菌!

同时,第一部里墨菲斯交代了时间问题,他说目前时代大概是年,还能发现墨菲斯船长的飞船上的铭牌标明制造于年,但在多年里,锡安被重建了六次是不可能的。

以上这些问题,也许只能用一个理由来解释:墨菲斯眼中所谓的真实Zion,其实也是虚拟的。

卓沃斯基兄弟也许想要表达这个观点,却很巧妙地隐藏了它。他们也许不想让整部电影成为悲剧,人类应当充满希望。这个振聋发聩的结论,特别像“庄周梦蝶”一样再一次叩问人们,“什么是真实”。看过《盗梦空间》的人并不难理解。

架构师告诉尼奥,在人还处在幼年潜意识的状态下,机器就让人类作出选择,愿意服从的人走进了母体,而具有叛逆思想的人,则被关进了Zion,被灌输了他们所谓时间和历史的错误知识,模拟了锡安,粗布衣服和鼻涕一样的粥。可怜的人们在面向几十万的电子章鱼时,并不知道章鱼想有多少就有多少。不论处在Zion还是母体,他们的身体甚至在物理上可能都处于一片农场,只是接入了不同的网络游戏而已。

不论选择了红色还是蓝色的药丸,终究玩的还是机器的游戏,只不过是不同版本和身份。在第三集赛佛背叛了墨菲斯,吃着鲜嫩多汁的牛排向特工史密斯说道“无知是福”的时候,大概绝大多数观众都恨得咬牙切齿。但如果告知他们,两者都是虚假的呢?可能很多人就沉默了。真实和虚拟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如今云和虚拟化的概念大行其道,当远程访问变得和桌面系统体验一致时,还是否必要在乎它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

在无法选择真实与虚幻的情况下,我倒以为,选择道德和理性会更加重要。可是在机器面前,什么是道德,什么是理性?如果说满足人类的愿望,构建完美世界是宇宙至善的话,为什么第一代版本的Matrix所构建的完美世界会的迅速崩塌而造成大量人类的死亡?

平衡

我纳闷,机器之主在他创造的世界中拥有无上的权威,那他想解决任何问题不都轻轻松松吗?他想毁掉Zion只需要一个命令,又何必让机器如此大动周章,甚至屈膝让尼奥去帮忙?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在虚拟程序中,能量和物质是守恒的吗?

有人说,当然不守恒,设置一个变量value,可以让它等于任何值,从0到正溢出皆可。但当设计网游时,你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事实。如果有黑客入侵,使游戏中涌入大量金钱,游戏会迅速通货膨胀,甚至会失去平衡而走向崩溃。

我猜想这就是所谓的平衡,复杂系统都会自动产生自己的运行规则,并保持在动态平衡中,即使是系统设计者,也依旧不能为所欲为,除非他想自己亲手打造的一切毁于一旦。

神奇而去中心化的复杂系统里,中心也只能以影响者而非管理者的形式存在。复杂的蜂群行为,并非由聪明的蜂王负责,而是靠着无数小蜜蜂无意构造的。过去几千年来,有人认为至高无上的灵魂处于脑中一块神秘的区域。但当把大脑一点点的分解,试图找出这块区域的行为都失败了。每一个细胞,每一条神经都没有智能,但是几千亿的神经连接起来,便拥有了智能!

平衡系统的另一个特征,就是肯定有缺陷。程序员都惧怕自己系统中的bug。每条语句都经过了检查,每个模块都经过了测试,每个子系统都经过了联调,那么总系统一定没有问题和稳定的吗?不一定。

所以,一套有智慧的系统肯定会出现问题,崩溃甚至死亡。而简单系统因为简单,根本没资格进化,更没资格死亡。崩溃和死亡是获得个体极大进步的钥匙,电影中尼奥两次能力突飞猛进,都是因为几近崩溃。所以母体才要经历六次重启。

不仅如此,完美的系统在数学上就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所谓的哥德尔定理。我把众多描述中我觉得还不错的一个版本抄在下面:

“任何一个相容的数学形式化理论中,只要它强到足以在其中定义自然数的概念,就可以在其中构造在体系中既不能证明也不能否证的命题。”

本人有点难以准确解释,但大概就是让一个行动如计算机的机器(或者某数学家)按照它自己订立的体系往前论证时,总有一天它会把自己搞崩溃的。而一般人不会被这个定理所限制住,大妈的首要目的是养活自己的几个孩子,囚犯的想法是如何逃出囚笼...普通人根本就谈不上完美,也根本不想去解决那些抓狂的哲学和数学问题,所以才活得好好的,不会像哲学家崩溃自杀。这再一次印证了那句话,“无知是福”。

回到之前那个问题,人类为什么在第一代母体内所谓的“完美世界”中水土不服导致大量死亡?“完美的世界”首先就不应该存在,当一切的要求都满足的时候,他还期待什么呢?只期待死亡了。完美的世界就是不平衡的,它必然会迅速崩溃。史密斯说的话很对,人类通过苦难认识自己。苦难是必备的,没有苦难,幸福就没有了意义。

进化

尼奥和史密斯就是这个复杂系统中的错误累积产生的”崩溃和更新“。它们是同一块硬币的两端,尼奥是正面,代表变革中积极的成分,而史密斯代表了相反的破坏力量。它们在电影里几乎一直都是平衡且在不停的进化,非常有趣。

史密斯作为特工,它从头到尾只是一段程序。但尼奥不同,它拥有人的一切特征,又是融合在系统之中的代码,“经历着爱”,还携带了造物主级别的”系统之源的源代码“,这些代码包含些什么呢?

武功,IFight接口,在电影中程序和人类间的攻防之战使用了具象化的武术形式,尼奥的战斗力曲线简直就是指数形式狂飙啊。

瞬移,ILightingt接口,直接忽视系统时空的限制。

复制,ICloneable接口,真是浅拷贝。尼奥在后面23人重建锡安的时候应该用得着。史密斯从尼奥获得了如此强大的能力,不仅拷贝了整个母体,连锡安里的人都未能幸免。

预测,IForecast接口。尼奥和史密斯两人都没有,但先知有。其实电影里的预测绝非魔法,而是推理。先知能读取任何连在计算机的人类的想法,综合它已掌握的信息,就能相当准确地推断。但她不能推断人没有做出的选择。史密斯复制了先知后,便拥有了一定的预测能力(在第三部电影的最后打斗说,”我预测过这个场景,就是这里,你躺在这里,安德森先生“)。

尼奥和史密斯的进化方式完全不同。

尼奥原本就拥有这些能力,因为他是theone。只不过被一层层的保护覆盖起来,他的能力取决于对自身的认知。每次受重创,就会重新认识自己,其能力就会释放出来一层。

而史密斯的进化,来自于一种类似”基因编程“的技术,模仿了染色体。比如史密斯被尼奥撕碎后却获得了复制能力,通过复制先知又获得了先知的预测能力。事实上,基因编程已经在机器学习界由来已久,通过对表达式不断的组合和变异,能实现对复杂问题的自动求解。

想想看,史密斯获得了无数的能力,在自己的那个类后面跟了一排实现的接口:PublicclassAgentSmith:Agent,IForecast,ICloneable,ILighting...但他就没有尼奥隐藏在人类本性的那个接口:Love。

最终尼奥和史密斯互为镜像,尽管史密斯看起来更强,但尼奥却有爱和对全人类的责任心支撑着。这种力量是史密斯这种追求所谓最大化效益的程序不能理解的。所以最终正负粒子湮灭,系统重启,人类和机器社会进入了新的纪元。

情感和爱

人总会互相比较,找出自己拥有而别人没有的,来建立自信。早期机器就已经在记忆和运算能力上远超人类,于是人类嘲笑机器没有智慧,突然有一天机器出现了智慧,学会“骗人”了。人类傻眼了,我们还有什么是独特的呢?于是“情感和爱”便成了人类自尊心的最后防线。

这大概就是很多科幻电影的主题,机器的体能智慧完虐人类,但最终人类依靠爱战胜了机器,比如终结者和黑客帝国。

但实际上,情感真的是人类的专利吗?动物会对人产生依恋,这无可否认。你可以写一个简单的电子宠物程序,每天喂它食物,它对你的好感度才会提升,通过动画的摇尾巴或文字表示它对你的情感,你也会慢慢的和这个宠物建立某种依赖。

所以黑客帝国的第三集里,尼奥困在了火车人的火车站,这时,有情感的“程序一家人”出现了,这三位印度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但他们的共同的特征,就是互相深爱着对方。尼奥很吃惊,问道,“你们是有情感的程序?”那位男子说“我爱我的妻子和孩子,爱就是一个字”。

“爱”确实就是一个字,人工智能难以通过图灵测试,是因为那些变态而复杂的问题。而情感,如果一定也要通过测试的话,那应该是相对容易的。特别小的动物和孩子就能产生情感。而且,编写“只是看起来有情感”的程序,也没有那么复杂。

那么情感对于人类和机器,到底起了怎样的作用?

如果只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情感,那么情感能起到的作用实在少之又少,甚至会起负面作用。把人关在屋子里一个月,由于缺少外部刺激,自身情感会把这个人吞噬掉,产生幻觉,疯癫,最后自杀。

但是,情感之于人类社会,则会起到强大的作用。一般的经济学模型,会认为社会中每个人的目标,都是取得利益最大化。但实际上结果和模型总会有差距,因为情感在人类的交互过程中,起到了适量的润滑作用。本来,这个复杂的社会网络会是“刚性的”网络,通过人与人的情感,网络变得更加混沌,动态和不可预测。它让人类的“进步”的不会那么快,反而稳定了这个社会。

智慧只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工具,而情感带来了责任感,提供了必要的动机。这也是人的必备特质。于是,世界没有变得像你死我活那样极端。这有点像中国哲学的“道”。所以,只让个体拥有情感是没有意义的。情感是两个人的信赖,一群人的纽带,和整个社会的协调。

在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隐喻和文字游戏。比如崔尼蒂,墨菲斯,尼奥这些人名,洞穴和飞船的隐喻等等。值得注意的有那些千奇百怪的门,门就是系统和场景间的接口和通道,钥匙就是这些接口的权限。墨镜就是人或机器对自己的防御和装饰。

我不善于辩论,在旁人因为某问题争论的你死我活,我却有时提不出像样的观点。在我看来,很多事情就是一团类似于云的东西,站在某一个视角根本不能得到全貌,也没有没有绝对的对错。所以我宁可相信所谓的”道“,也不愿去争论所谓的”理“。

我常常会想,从生下来就以”第一人称视角“观察这个世界,那么”我“到底是谁?时至如今,我已经不想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淖,只知道这个世界最大的精彩在于其混沌,混乱和不可预测。再反观我们的社会,你也许根本不知道它到底是真是假,它也远非完美。在这个世界中,人能拥有选择,情感和动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的世界,已经足够了。所以,好好活着。懦弱和抱怨只是弱者的借口。

看完电影,我心中的卓沃斯基兄弟已经成为神一样的人物,一定像尼奥那样,是穿着黑风衣带着墨镜的一对超帅兄弟,是结合智慧和勇敢的完美化身。网上一查,这两兄弟居然还是国外程序员的标准造型:大胡子胖叔!更要命的是,拉里.卓沃斯基居然还幻想自己是女人,有易装癖,甚至已经成了变性人!不知是真是假。哎,牛逼的人都有点变态,这话果然是真的。

来源:沙漠之鹰









































北京哪些白癜风医院好
乌鲁木齐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oliodemarte1850.com/xggz/708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