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困难的是认识自己,认识别人总比认识自己来得容易。
心理测验是为了帮助人们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在心理测验中去遇见未知的自己,去做更好的自己。
1.心理测评。通俗地讲,心理测评就是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和测量技术,遵循一定的操作程序,对人的行为进行量化,从而对其能力、个性等心理特征做出推断。心理测评与占卜、星座分析具有本质区别,心理测评背后具有科学理论和严密的论证与解释过程。
2.心理测评有三个基本概念很重要:信度、效度、常模
信度。何时测,谁测,结果应该都是一样的。是指心理测验的稳定性,即对一项心理测验所产生反应的一致性。就比如一把尺去量物,无论你量、他量、我量,今天量、明天量都是一致的。只有这样,这把尺才算有用。否则,就是靠不住的。
效度。测出你想要的内容,是心理测验准确性和有效性的指标,是衡量测评工具的准确性、有效性预测性的指标。用尺子量长度是很高的效度,但用尺子来衡量一个人的体重则是荒唐而低效度。
常模。就是特定群体的效标,如同样是百分制考试,在某个群体中分数整体偏低,经过确定,对这个群体而言,55分可能就是通过分,这个55分就是这个群体的成绩参照“常模”。
还有比如原始分与标准分(转换分)、效标等概念就不讲了。
3.测评分类
根据测评的内容,可以将心理测评分为认知与能力测试、个性与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试3大类。
4.正确认识
对于测试中问题的回答,只需按照符合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去填写就好,问题的回答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只是反映自己目前的心理状态,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不必有心理负担。如果你的某项得分过高或者过低,一定要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和帮助之下才能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切勿自己乱贴“标签”,从而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心理测评仅仅是一种相对科学的认识自己的工具,没有一种工具可以完美的测出我们想要了解的东西,我们的心理状态也会随着时空不断发生变化。使用它(用作觉察),但不深陷其中(不贴标签,不用其定义自己)
对咨询师来说,心理测评所提供的信息参考价值虽然很大,但更多的信息是掌握与隐藏在答题者内心深处和他的周围人身上,因而不能光凭测评就得出最终的结论。善用心理测评,但绝不迷信,测评只是辅助而非判断的唯一依据和标准。
至于趣味心理测评,开心开心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