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测试
性格测试

您现在的位置: 性格测试_性格测试题目 > 性格测试简介 > MBTI初体验

MBTI初体验

发布时间:2021-8-9 14:48:16   点击数:
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http://www.bdfyy999.com/photo/zhongketianshi/680.html

前言:说我是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应该是不为过的。我那旺盛的好奇心也没少用在了解自己,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是我这么个样的问题上。大学毕业前血型生肖星座的各种分析没少读。现在看来此类说法五花八门高度概化,娱乐消遣的意味远过于实用借鉴,算是年幼无知时对于范式、模型的一种懵懂追寻吧。踏入职场后开始接触不同的性格和潜力培养模型的测试工具,经历了盲目信从、到强烈排斥、再到辩证看待的几大阶段。这周算是一次总结吧。不过事先声明: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不同意见:)

***

第一次接触MBTI是第一份工作的入职培训。提前做好的测试,培训时才分发结果,解释分析的时间总计不超过1个半小时。来麦府授课的是经过认证的讲师,但讲述的内容由于时间限制和你们今天在网上能找到的入门材料别无大致。比如:

MBTI是什么?

这里照搬维基百科: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指标(Myers-BriggsTypeIndicator,简称MBTI)是性格分类理论模型的一种,其基本理论是根据瑞士心理分析家卡尔·荣格于年所出版的书籍《心理类型》。最先的研究者是美国心理学家KathrynBriggs及其女儿IsabelMyers,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而完成。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MBTI现已成为全球著名的性格测试之一,在教育培训、企业员工招聘及领袖训练及个人发展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

MBTI模型的四维八级有哪些?

1.获取精力的来源:Extroversion(E)能量来自于外部vs.Introverted(I)能量来自于内心世界

2.大脑收集信息、认识外在世界的方法:Sensing(S)喜欢通过五官实感去了解情况vs.Intuition(N)喜欢用直觉和想象去了解事物的式、事物间的联系等

3.大脑处理信息、做出决策的方式:Thinking(T)喜欢基于因果逻辑和客观分析做出理性决策vs.Feeling(F)决策往往出于价值判断和对相关人的影响的考量

4.生活方式和处事态度:Judging(J)喜欢有计划、有组织的生活方式、喜欢明确性vs.Perceiving(P)喜欢灵活、自然发生的生活、喜欢变化性和弹性

四个纬度的排列组合便诞生了16种“性格型态”。后来心理学家凯尔西进一步将不同的性格型态与气质类型进行对应,于是有了下面这样的对应图表,以及各种娱乐化衍生。

对应大卫.凯尔西(DavidKeirsey)的气质模型

一度颇为流行的动物对应版

StarWars星际战争的演绎版

网上一些免费的测试不会包括,但讲师会特意强调的是:

在进行测试时应该考虑的个人在放松状态下的选择,而非特定场景下那些可能更受外界推崇/期待的选择。尤其在职场测评中,需要放下这样的包袱,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常态偏好。必要的时候可以重新进行一次测试确保结果的有效性。

每个纬度上虽然结果看似二选一,但背后的强度在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很大(这个结果在收费报告中有包括。)同样测出为I的测试者,有的是9分(倾向性非常突出强烈),有些则可能只有1分,是鉴于内外相之间的个体,对于此类测试者重复测试可能会发生结果字母的翻转。

这16种性格型态不存在好坏之分,只是说明了每个人在态度和功能上的天然的一种倾向性。如果测试时不带有“杂念”,诚实地自我表达的话,MBTI模型相信人的测试结果在强度上或发生变化,有些人也可以在工作生活中展现另一个向性人群的特征(比如内向的人能够四面玲珑地社交,生性灵活自由的人能够在推进复杂项目时有条不紊地制作工作计划时间表等),但纬度的向性上是持久恒定的。因为该模型测试的是人的根本性内生偏好。

每种类型在人口中的分布并不均等,不同文化中的定义也略有差异,但即便如INFJ、ENTJ那边小众,你也可以放心得知道你不孤单,外界或许看似与你格格不入,但或许你正是世间难求的那一颗星。

这项测试的一大优势旨在帮助测试人理解为什么人和人直接存在着如此大的差异。尤其在团队合作、人际关系中,当出现沟通或共事方式的冲突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相互包容。(这点对于咨询公司项目制的团队建设尤为重要。麦府每个项目组的启动会上各个成员都应当自报MBTI类型,于是陌生的团队可以凭藉一套共同的性格语言,加速彼此的了解,规避常见的摩擦)。

此为美国人口的样本分布,年份不详

到目前为止,对于熟悉MBTI的读者来说是不是没什么稀奇的?没错,今天入题比较慢。

刚跨出校门的好学生(我),拿到新鲜出炉、号称任一答案都是正确答案的初测结果(ISTJ),本是兴奋欣愉的。凭着这个结果你一下子就能在20-30个陌生人中找到自己的同类,她说上句你就能猜到下句,你做什么他也立马能理解背后的动因。你们之间立即形成默契纽带,萌发难兄难弟或惺惺相惜之情,并一同感叹其他人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共同学习和不同性格人群的相处之道。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啊!

但还未来得及充分消化新知识装备新工具,讲师利用培训的最后几分钟,特地介绍了讲麦府顾问样本和(美国)普遍人口在性格类型分布上的差异:尽管美国人口中内向性51%,但麦府则是外向型过半;商业分析员群体中ST组合的比例明显集中,ISTJ明显高于一般人口比例的11.6%,但在合伙人样本中,上图右下角的四个组合的比例(依稀记得)达到30-40%之多,而全美人中则不足16%。讲师(或HR)的好意或许只是指出每个企业独特的文化和不同岗位特定的要求都会导致性格类型的聚化,但每种性格类型都有可能胜任这份工作,thereisnohiringmistake.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心。

身在左上角的我,顿时觉得集中在矩阵右下角的合伙人们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稽查员分析员做得再好,但哪里比得上智多星/发明家/统帅这么酷炫,肯定会早早碰到天花板。话说,那个ISTJ的动物代表是个什么鬼东东!我才不要做“slowbuttough”的龟类爬行物呢,虽然我自己并没有做森林之王的底气,可好歹总能做个机谨的猫头鹰,或者聪慧的鹦鹉阿!但是——按MBTI模型的说法性格偏好可是天生的哦,不会变,不会变,不会变的哦!这样的话,我的潜力上限一定比其他人低,我肯定是那个额头撞到天花板的hiringmistake。

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个特例,会因为测试结果的标签而讨厌自己。然而上述的却是22岁的我初次接触MBTI的真实想法,它也在我心里种下了深深的不安全感,经历了多年的发酵之后大爆发(详见:穿越信心荒芜的幽谷)。面对“经过50年的验证”、“全球运用最广泛的测试工具”彰显权威的字眼和受过资质认证的讲师,我毫无防备地就信了,未加思索地接受了整套的模型和结论。10多年的应试教育让我未曾想过更进一步地去了解一下模型的演化历史和背后的心理学基础。既然公司培训团队已经把需要的内容喂到了嘴边,那么我要做的只是吞咽这个动作。既然权威测试已经给我贴了标签了,我即使心有不甘,也得认命,毕竟人和人就是有禀赋差异的。

而事实上,我错了,年少青葱无知得很离谱。

讲师没有告诉我们的,在网上主流文章中很少涉及的是:

1)MBTI的理论基础是前心理分析学时代的产物,并不严谨,只有定性分析而没有定量分析,简而言之,就是伪科学。其最受心理学界病诟的是“再测信度”低,同一个人时隔一段时间做出的测试结果的一致性。MTBI只有53%(尽管其推广者往往解释为测试者测试不当,坚持测试结果很少改变的立场)。另一大缺陷是效度,具体的统计结论我也不太懂,但是年代末美国国家科学院所启动与美国陆军启动的一项人力研究中,14位心理学家对MBTI的评语是:直到MBTI的统计效度经过严格的分析论证,本委员会不建议将其用于职业选择和职业咨询的测试基础。

2)即使抛开对于其科学性的学术争辩,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这套模型,会发现除了四个纬度,模型还认为有不同的主导功能和附注功能的存在。即,尽管人天生有某些倾向,但也需要发展性格的其他部分来适应环境,比如一个完全属于J(Judgement)而无半点P(Perception)的人,就会显得太过僵化固执而无法与之开展深入的探讨。因此MBTI也提供个人性格成长的建议,还能指出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在长期面对压力时会形成的性格反转和应对措施。即使MBTI的修订基础仅仅是大样本的长期观察,其中的一些观点也颇为有趣,但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在用它来贴标签。

你或许问,说了那么多你到底是推荐还是否定这个测试呀?别急,明天“MBTI测试的正确打开方式”的一文里我们再继续。(嗯,事实是因为今晚熬了夜也没还写完,LOL)

(文中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声明:本帐号原创文,未经后台授权不得转载。转载仅限于正文转载并完整保留作者署名,不得修改文章标题及内容。转载请在开篇注明:文章转载自瑾璟有序

转载请注明:http://www.oliodemarte1850.com/xgjj/12620.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