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测试
性格测试

您现在的位置: 性格测试_性格测试题目 > 性格测试简介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基础复习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基础复习

发布时间:2023-4-14 13:57:37   点击数:
北京青春痘专业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19340431032125&wfr=spider&for=pc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

课文21古诗三首

一、多音字组词。

相xiānɡ相互xiànɡ长相

将jiànɡ将士jiānɡ将来

二、近义词。

简单—简洁将来—未来观赏—观看

三、反义词。

简单—复杂快速—缓慢安全—危险

四、古诗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芙蓉楼:原名西北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3、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4、连江:雨水与江面连成一片,形容雨很大。

5、吴:古代国名,这里泛指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

6、平明:天亮的时候。

7、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8、楚山:楚地的山。这里的楚也指南京一带,因为古代吴、楚先后统治过这里,所以吴、楚可以通称。

9、孤:独自,孤单一人。

10、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11、冰心,比喻纯洁的心。

12、玉壶,道教概念妙真道教义,专指自然无为虚无之心。

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塞下曲》是由唐代诗人卢纶以汉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

2、月黑:没有月光。

3、单于: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4、遁:逃走。

5、将:率领。

6、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

7、逐:追赶。

8、满:沾满。

译文: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墨梅: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

2、洗砚池:传说会稽蕺山下有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洗砚池,池塘的水都染黑了。王冕称他家有家有洗砚池,意思是自己也像王羲之那样勤奋。

3、池头:池边。头:边上。

4、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

5、痕:痕迹。

6、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

7、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天地间

译文: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课文22文言文二则

一、多音字组词。

盛:shènɡ盛开chénɡ盛饭

磨:mó磨炼mò磨坊

二、近义词。

贫穷—贫困重逢—重遇恭敬—尊敬

三、反义词。

贫穷—富有恭敬—鄙视心不在焉—全神贯注

四、古文赏析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囊萤夜读:选自《晋书·车胤传》。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2)恭:谨慎的意思。

(3)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4)以夜继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译文: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2)成:完成。

(3)去:离开。

(4)逢:碰上。

(5)媪:妇女的统称。

(6)方:正在。

(7)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8)欲:想要。

(9)感:被……感动。

(10)之:代词,指代老妇人在做的事。

(11)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译文:磨针溪是在眉州的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五、主题概括

《囊萤夜读》讲述了车胤因家贫买不起灯油,晚上捉萤火虫来照明坚持读书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艰苦条件下,人都可以克服困难,坚持学习。《铁杵成针》讲述了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受到老婆婆铁杵磨成针的精神鼓舞,继续学习,最终成就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成功。

课文23“诺曼底号”遇难记

一、多音字

脉:mài脉搏mò脉脉

二、近义词

弥漫—笼罩估计—估算混乱—凌乱势不可当—势如破竹

维持—庇护嘈杂—喧闹悲壮—壮烈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震荡—震动违抗—抗拒屹立—耸立调遣—派遣凝视—注视

三、反义词

隐约—清晰混乱—有序嘈杂—清静失魂落魄—悠然自得

违抗—遵守镇定—慌张须臾—良久纹丝不动—闻风而动

黑暗—光明小心翼翼—粗心大意井然有序—颠三倒四

惊慌失措—若无其事

四、词语解释

弥漫:形容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儿不敢疏忽。

湍急:水势急。

势不可当:形容来势十分迅猛,不能抵挡。

猝然而至:形容事情突然、出乎意料地来到。

蓦地:出乎意料地;突然。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不乱,次序分明。

巍然屹立:比喻像高山一样耸立,不可动摇。

镇定自若:遇到紧急情况而不慌乱的样子。

须臾:极短的时间。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放在一起,不加区分地谈论或同等对待。

照例:照样;遵照常例。

海里:计算海洋上距离的长度单位。

震荡:处于动荡状态。本文指两船撞击后的摇晃。

不可开交:形容没法解开或摆脱。

失魂落魄:失落了魂魄。形容人非常惊慌或忧虑而心神不宁、举止失常的状态。

嘈杂:(声音)杂乱;喧闹。

舍己救人: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主宰:支配;统治;掌握。

惊慌失措: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改变。

五、句子解析

1、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弥漫。

环境描写,海上的夜晚烟雾弥漫,能见度低,这是灾难发生的可观原因。

2、“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在英伦海峡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它装货容量六百吨,船体长二百二十英尺,宽二十五英尺。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七岁,是年造的。

介绍了“诺曼底号”的地位、规模、建造年份。“才七岁”说明“诺曼底号”使用时间不长。

3、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比喻,把黑点比作幽灵、山峰,突出了黑点的危险性。

4、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阴惨惨的雾气渲染了当时悲壮的气氛。作者把哈尔威船长比作黑色的雕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哈尔威船长高大伟岸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哈尔威船长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高尚品质的赞美。

六、课文主题

本文记叙了“诺曼底号”轮船在海上夜航时与“玛丽号”轮船相撞,“诺曼底号”船长哈尔威沉着指挥,使所有乘客和船员得救,自己却以身殉职的故事,赞扬了哈尔威船长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课文24黄继光

一、多音字

鲜:xiān(鲜花)xiǎn(朝鲜)

弹:tán(弹跳)dàn(子弹)

二、近义词

激烈—热烈持续—连续占领—霸占凶猛—凶狠注视—凝望

坚定—坚强顽强—固执愤怒—生气光荣—荣幸消灭—祛除

三、反义词

激烈—平静持续—中断坚定—犹豫凶猛—温顺光荣—可耻

四、词语解释

占领:用武力取得(阵地或领土等)。

摧毁:用强大的力量进行破坏。

注视:注意地看;专注地看。

匍匐:爬行。

惊天动地:形容声势极大。

高地:地势高的地方,军事上特指地势较高能够俯视、控制四周的地方。

屡次:一次又一次。

突击:集中兵力、火力猛烈而迅速地攻击。

黎明: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顽强:坚强;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探照灯:一种用于远距离搜索和照明的装置。在军事上主要用于搜索及照射空中、地面和水上目标。

火舌:比较高的火苗。

五、句子解析

1、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比喻,作者把敌人的子弹比作冰雹,写出了敌人炮火的猛烈。

2、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第一个感叹号是对黄继光站起来了表示惊讶和赞叹。后面两个感叹号强调突出了黄继光能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在敌人的炮火中站起来,是多么的了不起,赞叹了黄继光的顽强意志和爱国精神。

3、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比喻,把战士们比作海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战士们向上冲的气势。

六、课文主题

本文写的是在上甘岭战役中,战士黄继光为了让部队完成作战任务而用自己的身躯堵住火力点的故事,赞扬了黄继光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

第七单元基础知识复习检测

1.下列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估计(gǔ)山脉(mài)机械(xiè)

B.维持(wéi)主宰(zhǎi)汹涌(xiōng)

C.梭子(suō)派遣(qiǎn)船桅(wéi)

D.弥漫(mí)舰艇(tǐn)船舷(xuán)

2.读拼音,写词语。

fúróngqiánkūnyàntáijīnghuāngshīcuò

()()()()

shíjiànkūlongwéichízhìxùjǐngrán

()()()()

3.选字组词。

[洛格]()阳空()[博搏]()学拼()

[伦轮]()理车()[措错]()误举()

4.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平明送客楚山孤()

A.天刚亮B.白天C.平民D.平常

(2)单于夜遁逃()

A.遁地B.逃跑C.快跑D.带着盾牌逃走

(3)只留清气满乾坤()

A.清新B.轻的气体C.清香之气D.清晨的空气

(4)一片冰心在玉壶()

A.坚硬的心B.冰做的心C.纯洁的心D.冰冷的心

5.用“烈”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

(1)风()地刮着,树叶发出哗哗的声响。

(2)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的掌声。

(3)饭后,我们不能做()的运动。

(4)他们仗势欺人,引起群众()的不满。

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翻译句子)

(2)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大概没有发生什么争执。(修改病句)

(3)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缩句)

(4)营参谋长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改为转述句)

7.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古诗三首》中,《芙蓉楼送辛渐》写的是(时间)作者在江边送别的情景;《塞下曲》写将军准备的壮举,气概豪迈;《墨梅》赞美墨梅,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

(2)天行健,。

(3)欲将轻骑逐,。

(4)胜人者有力,。

参考答案

1.C

2.芙蓉乾坤砚台惊慌失措实践窟窿维持秩序井然

3.洛格博搏伦轮错措

4.(1)A(2)B(3)C(4)C

5.(1)猛烈(2)热烈(3)剧烈(4)强烈

6.(1)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2)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

(3)穿透飞驶过来。

(4)营参谋长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他相信黄继光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7.(1)早晨辛渐雪夜率兵追敌不求人夸

(2)君子以自强不息

(3)大雪满弓刀

(4)自胜者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oliodemarte1850.com/xgjj/1494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