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下午,话题#为i做e登顶微博热搜,网友一脸懵逼地进去,又一脸懵逼地出来,纷纷表示没看懂。
其实,i和e指的是人格测试中的性格结果,e人格是外向型人格,i人格是内向型人格。
外向型人格往往是场合的热衷者,他们很轻易的融入与几乎所有人的交谈中,我们甚至会俗称其中格外突出的某些人为“人来疯”、“交际花”。
在party上,还有些在角落里低声与他人交谈的人,或者默默走到阳台边去透气的人们,他们可能对热闹的party有些不适应呢,甚至还没有到结束时间,就提前招呼离场了。
外向型人在这样的场合中,感受到与他人能量互动的强烈作用;内向型人在与他人不停想互动下,电池电量开始告急,于是才匆匆回家到自己一个人的小天地里面去充电了。当然呢,更多内向型的人还呆在家里,根本都没有来参加这样的聚会呢。
这种人格测试曾经火遍全网,相信每个人的朋友圈都被刷屏过。公司面试、学生会竞选,甚至入职后的新人培训,都会有人格测试的环节。那么人格测试真的有用吗?到底是怎么测试的呢?
MBTI性格是从年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人格理论后,不断演变发展而来的。它将人的性格分为四大方面,16种类型。
MBTI性格共有四个维度,每个维度有两个方向,共计八个方面。分别是:
外向(E)和内向(I),它对应我们的直观对外表现;
感觉(S)和直觉(N),它对应我们自然留意的信息类型;
思考(T)和情感(F),它主导我们如何做决定;
判断(J)和知觉(P),他则影响着我们做事情的方式。
MBTI性格当中典型的INFP类型给人第一印象是:虽然一直是优等生,但却发自内心的自卑敏感和特别内向。
同时INFP性格的人还有个特性是精神世界非常丰富,所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在内心升华,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不过这是典型的表现,MBTI里四个维度在每个人身上会有不同的比重,不同的比重会导致不同的表现,也就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
MBTI测试从一开始就抛弃了心理学的验证方法,而直接使用了创始人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主观的经验来进行总结的。
MBTI确实被科学心理学界反对,但是MBTI是非常有用的管理学量表,而荣格八维属于非科学心理学。
总结下来其实解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公司需要MBTI,虽然MBTI无法测出人的真实人格而只是一个资本或者商业的拟像,但是依旧是很有利于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宣传,而荣格八维作为非科学心理学的非科学性毋庸置疑,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荣格八维是错误的,非科学≠错误,问题仅仅在于想用MBTI替代心理学来做到了解自己的目的,但是其实并了解不了,用MBTI只能了解你在资本市场里适合的位置和虚拟社交中新的拟像认同,但并不是「你自己」。
这也是学习荣格心理学的目的,但是荣格心理学同时也只是在一个视角看你自己,其实还需要更多的视角。
每个人都非常复杂,怎么能单纯因为这一个小小的测试就盖棺定论呢?只能说只能清楚一些自己的性格倾向,以后对自己更了解,知道该怎么改善,笑笑过去就好啦~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