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下旬,叮当派邀请了当代艺术家、国内资深一线艺术教育导师为每一位热爱艺术的孩子,进行画作线上点评。短短2个星期,上传了近幅孩子的画作。有的色彩鲜艳有的只是黑白线条,有的使用了很多材质,有的只是简单涂色……每一位老师都对孩子的画作进行的认真的点评!叮当派做过一期孩子们创意画作与老师点评集锦(点击,可回看)
(图:《夜空》,Yuki,8岁)
有妈妈留言:能否对孩子画作技巧手法多做些指导?也有妈妈私下问:传统美校和现代培训机构,在教学形式上有什么区别?还有的希望:老师帮忙从孩子画中解读出他在想什么……叮当派特此采访了“面包大叔创想π”创始人朱蕾老师,她很直接地说:画画是孩子内心表达与自我呈现!就让他自由地画吧!
(图:《色彩皇后》,4岁,上传者:celine品茶心)
每一幅画作都是孩子在与外界对话
上传的这么多作品,从题材、色彩到材质的选择都非常多样,可以看出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非常有想法,而且都非常独立。
(图:《我心中的》,朱梦恬,8岁)
有些学过绘画技巧有些则是天性喜爱,但无论怎样,最终每一个孩子的作品都是“产生自己的东西”,特别真实!这点是这次画作点评活动中最难能可贵的!
(图:《当绘画遇上音乐》,一一,9岁)
朱蕾老师印象最深的一幅画是一个5岁的孩子画的超人。头顶2个尖尖黑角,双眼蒙着黑布,背景有一层薄薄的蓝。超人的表情有一点点腼腆,这是他用画来记录自己的生活。他在用具体造型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自我的呈现。这也是画画最终的目的:用线条和色彩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想!
(图:《超人》,天天,5岁)
通过绘画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们通常都很投入,因而绘画作品也是孩子心态的真实反映。在作品中,线条、色彩、人物、构图等都是“语言”,能映射出孩子们当时的心情与性格特征。
图:《随手做》综合材料画,3岁
(上传者:艺术家露伊莎的妈)
比如,有的3、4岁孩子涂色竟然一点都不涂到线外,说明孩子至少在画画当时是非常谨慎、慎重。或许,这对他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可能说明,孩子的性格是拘谨、胆小的。
(图:《爸爸的领带》,Jacky,4岁)
从笔触中也可以看出孩子的性格和心情。有的线条随性、豪放,说明孩子当时很放松,或者性格很开朗外向;有的线条乱成一团,凌乱地结集在一起,能看出孩子当时的心情烦躁甚至是在生气。
(图:彩铅画,歆琳,4岁)
同时,心理学家认为,绘画作品能够反映孩子们对世界的认识以及他们头脑中的所思所想。比如,有的只喜欢线条画,不喜欢涂色。这可能对他来说,画面中想要表达的都表达完了。
(图:随手画,Vivi,7岁)
有的喜欢用蓝、灰等冷色、有的喜欢把每一件物体都画上笑脸……这些都说明,孩子们所接触的环境,所具备的生活经验不尽相同,因而画面呈现也差别也大。
(图:Chole,5岁,水粉画)
用绘本故事打开孩子眼界、丰富生活经验
朱蕾老师鼓励家长与老师,让孩子自由地创作,自由地表达!同时,逐渐打开孩子的眼界,让他接触到更多的作品与表现形式。对于年纪稍大的孩子,可能会到了一定的时期,生活阅历与眼界会局限自己的创意发挥,这时则可以稍作引导。
朱蕾老师建议:可以用绘本故事去引导孩子,打开孩子的眼界,丰富他的生活经验。朱蕾告诉叮当派:“我本身是个绘本插画师,我知道每一幅画面与叙事行文都有很强的关联。绘本是日常生活中最唾手可得的艺术启蒙读本。”在绘本故事中,有各种生活场景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阅历。人物造型、色彩构图也非常多样,甚至纸张材质、装帧方式都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艺术表达方式。
“面包大叔创想π”创立一年多来,朱蕾老师坚持用绘本引导孩子走进艺术的殿堂。相较于国外绘本故事而言,朱蕾更偏向选择国内绘本:“说实话,国内绘本的表现形式与画面呈现不比国外的差,有些在叙事行文上更胜一筹。而且,国内绘本的故事情节更贴近中国孩子的日常生活,阅读的时候非常有亲切感。”
孩子们在课堂上不仅可以听故事,还通过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画面的表现方式进行再创作。年纪小的孩子可以合作共同创作一个新故事,年纪大的孩子甚至可以独立再创作一本专属自己的绘本!
从故事情节编写、人物造型设计、画面排版,到最后的装帧成册,都有孩子(们)亲手完成,打开独特的视角与思维空间。
在叮当派APP,还有很多精彩的画作!我们希望志同道合的你,与我们一起将身边热爱绘画的孩子聚集起来!赶快点击“阅读原文“,上传孩子的作品,把“精彩的”和“的期许”秀起来!
如果你有更多好玩有趣的游玩攻略、育儿心得、看剧观展后的精彩观后感,欢迎投稿给,普惠给更多的爸爸妈妈们!大家一起玩、一起学!
投稿邮箱:dingdangpai
dingdangpai.小孩白癜风怎么治白癜风怎么能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