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初出校门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在创业路上最难的其实是战胜自己,比如老皮(化名)。老皮生于西部农村,年凭借努力考上了一所北京高校。毕业后,老皮没有像大多数人那样找一份工作开始按部就班的生活,而是走上了创业之路。
他选择的创业方向是在线教育。老皮说,中国的教育垄断性太强,学生考上一所好高中,就意味着能享受更优良的教育,只有互联网才能改变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我很不容易才考上大学,深知教育对农村或者西部边远区域的孩子意味着什么,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一现状。”然而他失败了。
人生的第一桶金
我出生在西部农村,很不容易才考上了北京的大学。所以,我深深的知道教育对于农村或者西部边远地区的孩子意外味着什么。大学期间,我也陆续的做过一些创业项目,但都只是小打小闹。
大学一毕业,我没有急着去找工作,而是决定自己创业。当时是年,市场上还没有太多在线教育网站,所以我就有了做一个在线教育网站的想法。
至于为什么要去做这个,是因为以下两点。
第一,中国教育行业,师资过于集中,好的师资都在名校手上,学生考上一个好高中或者在一个好城市,就意味着会获得好教育、好升学率,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一现状。
第二,互联网与教育结合一定是大趋势,只有互联网这样开放的环境,才可以改变资源分配不合理和师资集中垄断的现状。
基于以上两点,我决定做一个面向三四线城市的在线中小学家教培训网站。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家教网站,国内很早之前已经有家教网站了,但是这些网站主要是家教中介,他们的家教还是要到用户家中去教学,网站控制力差且不说,而且没法解决我所说的问题。
所以,我一开始就不是做这种模式,而是要做一个平台,所有的体验、测试、教学、支付、评级,这一系列环节都在网上完成的互动式家教平台。
有了这个点子,下一步就是资金,当时我手上并没有太多钱,也没有筹集资金的经历,所以就去学校的BBS论坛上发帖寻找投资。结果有一位师兄通过网络与我联系,见了一面之后,就决定先投资我10万元,我有了第一笔创业资金。
有了第一笔资金之后,在何处设立网站就是接下来的问题了。我当时在北京的学校读书,但觉得10万块根本不够在北京花的。所以,听从师兄的建议,来到了武汉这个陌生的城市,除了因为这是师兄工作的城市,更因为武汉是教育重镇,市场足够大。
当时,我手上的资金其实完全不够推广的,所以第一批用户最重要。如果把这一批用户保留下来,并且让他们持续付费,就能够成功了。初期的想法最单纯,但是后来的经历证明了我最初的设想不现实。
对于招生,我毫无经验。所以我仔细调研了一下其他传统机构招学生的办法,发现正常的营销思路都是先拿学生名单,然后聘请电话销售,然后疯狂地电话邀约。
了解到这一点之后,我接下来解决了在线教育网站最核心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体验。因为家长不太信任不出名的网站,所以我决定大规模免费体验,我直接让家长带着学生到公司体验,甚至可以直接在现场约老师上课,然后我们给他一个房间,和远在北京上海的比较好的老师面对面上课。现在炒得很热的O2O,我们那会儿就在实践了。这中间我改进了一个过程,就是最开始本来打算让学生通过QQ上课,后来忍痛为了用户体验效果,也为了更加严格控制教育内容,我租用了视频会议系统,这个日后成为公司最大的成本之一。
第二个问题是用户源。
我采用了三个到现在也觉得很不错的办法。
第一个办法是直接花钱买下了几个网上家教吧,直接把这些家教吧上的用户导到我的网站上。这几个网站每天可以给我网站导入不少注册用户;第二个是我买下了某个分类信息网站的所有省级城市的家教板块广告,这个上面的用户都很精准有效;第三个是免费体验加电话扫街。
这三个办法虽然非常草根,跟那些高端大气的大网站动辄上百万的推广比,显得那么寒酸,但是最后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正式运营后,我发现到公司相对于传统机构的一些优势了。
第一,师资。虽然想请真正的名师,可惜名师太贵,于是我退而求其次,大量使用名校生,也就是清华北大学生,没想到比我想象的效果好多了。
第二,省去了租用教室的费用,更重要的是通过我的在线营销,获取的用户来自全国各地,而且以小城市居多。
那一段时间,用户基本很稳定,客单价也很高,等到体验以后,觉得效果很好的家长直接掏~元价格买单,我很快积累了几百个用户。
我开始犯错了
就在一切都向好的时候,我开始犯错了。这可能是所有初次创业者都会犯的错误,就是开始急于求成,我之后做了两件对公司影响非常大的事情。
第一个,是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做为一个早期项目,在内部流程都没有理顺的情况下,决定扩大影响力,没想到这个事情对我造成了致命的影响。我没有想到电视媒体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在接受采访后的当天,大量的流量涌入我的网站,因为网站当时没有真正的技术,模板都是拷贝过来的,也没有所谓的后台支撑系统和数据缓冲,网站一下子就崩溃了,直接导致其他用户根本就上不了课了,对用户的体验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这个事情给我一个很大的教训,在内部技术和运营体系没有理顺的时候,不要轻易宣传,哪怕来了这么多流量你也承接不了。但是当时被小小的胜利冲昏头脑的我,根本没有想着怎么去改进网站技术,也没有想着为网站招一名技术开发者。
在网站恢复后,我又做了第二个错误的决定——跑到贵阳去开了第二个办事处。当时我想,武汉负责中部地区的销售,再增加一个贵阳销售团队来辅助,这样在理论上公司就会有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学员,但遗憾的是我没有考虑到成本问题,也没有仔细计算员工的工资。最终这个行为给项目带来了灭顶之灾。我很快发现,公司现金流不够了,虽然不断地有学员来报名,但仍无法负担两只团队的开销。当现金流出现问题的时候,我并没有想着去融资,实际上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也根本没有渠道去接触VC。
接下来我面临到一个问题——用户开始流失。由于产品没有考虑到用户的定位问题,公司的用户都是高考学生,在高考完之后,他们不再需要这种服务了,所以,老用户大量开始流失。因为当时现金流已经很吃力了,根本无力再去吸引新的流量,网站就这样断断续续生存着。
接着我又犯了一个后悔至今的错误,当时觉得网站每天都有人报名,流水也还不错,就这样熬着,等到这个市场爆发的时候,机会就会来了。所以就拿着手上的资金去买了一套房子,因为觉得房子肯定会增值。
就在买了房子之后,没想到网站形势急转直下,老客户流失得越来越严重,迫切需要打广告的资金,但是这时我已经没钱了。几个月之后,我的第一次创业就这样失败了。
创业失败的反思
两年后的今天,在线教育已成为了投资热点,而在这两年中我一直不断地思考,这样一个存在着需求并且能够明显解决问题的项目为什么最终会做失败。我总结出以下几条,希望与大家探讨。
第一,不逢时。在线教育一定是大趋势,现在不管是多贝,还是51talk、91外教,都在这个领域做得不错。但是,作为一个市场先行者,在没有资本的支持下,成功绝对是偶然,失败一定是必然。市场还需要时间教育,一个产品做得太早或者做得太迟都不好。
第二,缺乏规划。做时没有想清楚每一步该怎么做,感觉做到哪一步算哪一步,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死掉。
第三,盲目扩张。一个销售站点都没搞定的情况下,却一下上了俩个站点,加速了死亡。
第四,对市场投放没有反馈与分析。只知道投放,却没有做精细化的市场反馈与论证,没有搞清楚为什么流量有时候多有时候少,所以新会员减少也就是必然的了。
第五,没有联合创始人。一直都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只注重销售,却忽视了互联网产品最重要的是用户体验,团队没有产品和技术,只凭一己之力做销售。同时作为一个大学生初次创业,管理团队也会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公司的工资开得很低,所以内心对员工有愧疚感,当一些员工犯错的时候,不忍心去指责他们,反而容忍了他们的错误,最终导致团队失控。
第六,资源不足。作为大学生创业,很少有风投来投资你。我做的又是一个极度需要资源和资金的项目,而自己又缺乏经验,所以,失败就是必然了。当然,如果当时能有资源,能够融资更多,可能最终就不会是这个结果了。
第七,对现金流没有清晰的认识。总觉得,只要有启动资金了,有客户进来了,现金流就会正常了,结果由于资金一直不充足,自己又乱了阵脚,接连做出错误的和非理性的判断,加速了项目的死亡。
文/王静静
点评 创业家传媒战略副总裁/黑马营顾问龙真:
我易网的案例是一个典型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作为一个创业公司就应该把产品和商业模式打造成“尖刀”,用小而精的聚焦战略来对竞争对手们形成“护城河”。我易网已经通过用户调研和需求验证摸索出了一条接近成功的道路,接下来所做的事就是迅速树立起“护城河”,也就是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我易网的核心竞争力是对学生提供好的课程体验。第一,名校生在线给学生讲课,来自西部地区和三四线城市的孩子感受师资强大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好的辅导。第二,学生体验、测试、教学、支付、评级都在网上进行,流程更简捷方便。学生知识的盲点、对老师的评价都可以量化,可以迅速改进。我易网核心工作要做的就是不断发掘和改进课程体验。挖掘更多的名校生特别是各省状元成为讲师;开发和统一课件,做到老师不同,体验相同;通过技术手段更快地判断学生的知识盲点,有针对性地出题讲题等。但核心工作之外,还有基础工作做保障,否则上述的课程体验根本就无从谈起。作为基础工作,我易网的视频会议系统的高价采购,以及网站的承载能力评估和技术开发维护都是必须要做到位的。所谓的护城河,就是这些“基础工作+核心工作”的综合体。遗憾的是,我易网并没有在岌岌可危的核心竞争力的课程体验上下太大功夫,一旦模式被证明了之后就迅速放大规模,饮鸩止渴,终酿恶果。
梅花天使创投吴世春: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创业者作为CEO,每一刻都应该跳脱出具体业务来判断整个公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CEO作为领头人。做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这个恰恰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很容易犯的错误。创业就像下棋,下这一步棋时能看到后面七八步棋的人肯定赢,能看到后面三四步棋的人有机会小赢,走一步看一步的人基本属于看天吃饭,要赢需要极好的运气。
(文章来自《创业小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