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2.“教学相长”这一提法()
A.最早出现于《论语》
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
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学两个要素
3.在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学生B.教学内容C.教师D.教学环境
4.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采用在主题句下划线的方法帮助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资源管理策略D.复述策略
5.下列哪一说法是夸美纽斯的观点?()
A.美德是否可教
B.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C.教育即“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D.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的一般发展
6.小明为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习非常刻苦,此种学习动机表现为()
A.附属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认知内驱力D.诱因
7.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
8.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智力水平D.要花多少时间
9.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B.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
1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A.知识巩固B.知识运用C.知识提取D.知识迁移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教育思想中属于赫尔巴特提出的有()
A.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论B.教育性教学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自然主义教育
2.“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
A.遗传的作用B.教育的价值C.文化的功能D.人的能动性
3.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内部动力。一般认为,动机具有那些功能()
A.选择功能B.激活功能C.指向功能D.调节和维持功能
4.教学手段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以下属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
A.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图画型教科书
B.婓斯泰洛奇的“算术箱”
C.粉笔、黑板、模型、标本
D.福禄贝尔的“恩物”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的,随着人类社会的消亡而消亡。,因此A说法错误。
2.C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教学相长的意思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符合我国新型师生关系中教育关系层面的要求。
3.C教师是履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4.D画线是认知策略下面的复述策略里常用的方法。
5.CC项是夸美纽斯提出的泛智教育思想。
6.A根据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的不同,奥苏贝尔等人把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其中认知内驱力是指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任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题干中小明的表现属于附属内驱力。
7.B题目中老师的做法是运用了负强化的原理。即通过消除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8.D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提出来。它代表着一种非常乐观的教学方法,它假设只要给以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相应的教学,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学会学校里的科目。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学生能力的差异在于他们要花多少时间。
9.A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10.B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运用。
二、多项选择题
1.AB赫尔巴特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教育理论体系的两个理论基础是伦理学和心理学;②教育目的: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具体来说,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这五种道德观念。③教育性教学原则;④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
所以选择AB。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自然主义教育的代表是卢梭。
2.AD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否定了遗传因素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3.BCD动机具有如下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强化功能)。
4.ABCD教学手段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最早的教学手段就是人自身的活动,如口耳相传、示范、模仿、练习,主要通过语言,也包括通过表情、动作、形体等进行。文艺复兴前后,出现了专门的教学手段。夸美纽斯编写的《世界图解》是较早的教科书,裴斯泰洛齐的"算术箱"和福禄贝尔的"恩物"都是专门的教具。粉笔、黑板、教鞭、模型、标本等,大多是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逐渐出现和发展起来的。这些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教学活动的效率,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白癜风有好的治疗方法吗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