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职场
干货
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有倾向性的,当形成相对固定的模式,哪怕换个舞台也还是会按照脚本扮演。
每个人都不一样,当你理解别人的精彩,那么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首歌。我们是否能找到属于自己生命的那首歌呢?
成熟的人能理解自己的情绪,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成熟的管理者,能造场和转场。
在我对DISC测评有了一点了解之后,回过头来看,真的很喜欢李海峰老师在《DISCover自我探索》里面的以上这段自序。
说实话,在不了解DISC这个东西之前,我从主观上对这些心理测评一直是带着点偏见的。虽然之前也热衷于读一些社会心理学的书,但更多的是喜欢里面的提到的心理学现象。
一直以来,困住我的偏见在于:如果诸如DISC、MBTI、16PF、性格色彩、4D系统等等的心理测评工具就能评定我们的未来,那么每个人在一出生的时候就大概被决定好了未来成就以及社会分工了。
但确实由于最近DISC测评相当火爆,所以当我知道我们公司在4月26日有一门《DISC与人才甄选》课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去强势蹭课,26日下午全程听完下来可以说是初窥DISC门径,却让我觉得意犹未尽。
要说国内讲DISC测评的老师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定是李海峰老师了,所以在我意犹未尽之时果断下单买了李海峰的《DISCover自我探索》一书。今天在看完书的那一瞬间,针对以前的偏见我对自己说,在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切记不要妄下结论。
之前门外汉式的偏见被我彻底摒弃,这些测评工具只是我们认识世界,掌控自己的武器而已。我们要做的是学会认识和使用这些武器,而不是被武器所绑架。
在这里就不再对DISC的具体内容多做展开,其实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搜索DISC测评相关内容或者文章里提到的书籍,看完之后基本能对DISC的内容有个大致了解。
今天只是想就我的个人感受而言,聊聊我认为DISC测评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01建立参考系,才能更好地描述事物如果现在我问你:你的领导或者某某同事怎么样?
对于上面的问题,你会如何描述呢?在没有一些维度做参考的情况下,你能做到的只是调动自己当前的状态去对他进行描述,但毕竟是不够全面和客观的。
就如同我们在对一篇文章进行点评时,一般会提前制定好点评模板,例如:文章亮点、建议、金句。当点评模板确定以后,我们就能够锚定这几个维度去对一篇文章做点评。
试想一下,在数学中我们如何去描述平面上的一个点?只有将它放在坐标轴中才能具体说明这个点。在地理中我们如何描述地球上的一个地点?只有同时说明经度和纬度才能精确定位这个地点。
同样地,只有当你建立参考系或者说坐标轴之后,你才有能力更加全面、更加客观地去描述上面问题中你的领导或者某某同事。
书里面李海峰老师具的一个例子特别地生动形象:
只看下图左边,如何描述它?有人说是太阳,有人说是鸡蛋,有人说是气球,有人说是句号。但结合右边的参考系之后,我们会知道第一排可能是圆,第二排可能是句号,第三排可能是鸡蛋。
那么,对于DISC而言,我认为最核心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安全献礼国庆中科白癜风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