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正式结束,而成绩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出来,此刻的考生,你在干什么呢?
是在唱歌吗?是在喝酒吗?是在玩游戏,或者是在看电视剧,还是在成天睡大觉呢?
有不少的考生和家长,认为在考试成绩出来之前是没什么事可以做的,所以有些人甚至会出去旅游,或者是干一些其他轻松愉快的事情,好不容易三年紧张的高中生活过去了,抓紧时间过一段快乐的生活吧。
而实际上,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前的这段时间里,真正应该做的事儿,其实都是为填报志愿做好准备工作。
有的考生和家长以为,填报志愿那是成绩出来之后的事,其实不然,成绩虽然非常重要,但成绩并不是填报志愿的全部,如果填报志愿,只是仅仅依赖成绩的高低来填,其结果,必然是令人不会太满意,甚至是非常的失望和后悔。
其实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需要考虑兴趣、院校、地域和专业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在这4个因素当中,应该说院校是和高考成绩紧密相关的,只有这方面,是需要等高考成绩真正出来之后才能确认,也就是成绩好,就可以去一些好的学校,而高考成绩差的话,就只能去一些相对差一些的学校;或者说成绩好的话就选择一本学校,政治是双一流高校,而成绩差一些的话,就选择二本院校。
而现在,考生和家长最需要做的一个工作,就是根据考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专业范围,而个人的兴趣爱好,或者特长到底是什么?即使只有考生自己和家长最清楚,而外人,很多时候看到的是假象,包括做一些性格测试题,其实也得不到考生真正的性格结果,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而不是自己真正做事的方式。
这段时间正好是比较空闲的时候,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到底兴趣爱好是什么?或者自己的性格是什么?比如有的考生可能这几天都不在家里,成天的在外面混(疯),家长喊都喊不回来;而有的考生可能天天在家里不出去,家长撵都撵不走;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考生,就算是将来高考成绩完全一样,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也应该有不同的选择,包括未来的职业规划也应该有所不同。
而且根据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考生在选择上学城市以及未来就业城市的时候,也就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尽量在上学的城市就业比较好。当然,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将来就业就应该避开北、上、广等城市,特别是男孩,家里经济状况不好的话,解决住房就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在根据兴趣爱好以及个人及家庭的情况确定专业之后,等高考成绩出来,填报志愿就变得非常简单,比如准备学会计专业的,成绩好的情况下,就可以选择名校去上学,比如厦门大学;而成绩相对来说差一些的话,就可以选择一些普通的财经类院校去学校,而自己的成绩仍然不够的话,那就去普通大学的会计专业去学习。
总之在确定专业的基础上,根据成绩的好坏,去选择不同的学校,从而为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请考生和家长抓紧现在比较空闲的时间,认真的去想想自己的兴趣爱好,认真的想想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确定好将来准备学习的专业,等高考成绩出来之后,便可以轻松的选择好自己的高考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