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性格测试:
你的颜色是什么?
“Whatismycolor?”
你是什么颜色?蔷薇粉、香槟色还是嫩芽绿,或者是其他各种名称好听的缤纷色彩?
开学初,韩国网站上的一款“PersonalColorTest”的颜色性格测试在朋友圈等社交网络刷屏。这一测试通过12道二选一的题目分析出每个人的颜色,并给出颜色性格的具体特征描述,最后还列出了适合接触和保持距离的颜色类型。
来自复旦大学的吕同学看到“在朋友圈里很多人在转,不只是本校同学,还有其他学校不同年级的,共通点是基本是大学生。”校广播台通过一份人次填写的问卷调查发现,参与了这项测试的同学在受访同学中占七成左右,有80%的同学在测试后将结果分享在了社交平台。
Part.1
以颜色定义个性
蔷薇粉、香槟色、嫩芽绿、石英色、艾丽斯蓝……受访同学鱼鱼说,在朋友圈点开测试就是因为好奇自己属于哪种颜色,“感觉测试结果的颜色名字真的都很好听”。她觉得,这些颜色名字较为小众,而不是用红色、蓝色简而概之。
颜色的象征意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思考。受访者仪分享了一次关于色彩的有趣经历,她在popi提问箱收到过“用颜色来描述一位高中朋友”的问题。仪选择用RGB值给对方的描述为某种灰色,但对方喜欢的颜色却是绿色。这次,仪再次收到了对方发来的颜色性格测试。
包括仪在内的很多同学提到,参加测试的原因是想检验测试结果的颜色是否与自己喜欢的颜色一致。他们觉得,人们对一种颜色的喜爱很可能蕴藏着一段独特的记忆和情感,甚至有人认为对色彩的偏好也透露着潜在的性格倾向。
这个测试抓住了人们对捕捉颜色刺激的敏锐心理特点,用颜色作为一种个性标签,为日常单调的生活增添了一抹有趣的色彩。阿蛋同学就认为“拥有自己的专属色是件很酷的事呢!”
另一位同学花花也觉得“当每个人有自己专属的颜色时,可能就像星座一样成为独特的一个属性,所以就会好奇独属于自己的颜色属性是什么。”
Part.2
了解自已和他人的窗口
问卷结果显示,六成以上的同学认为该颜色性格测试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己,吕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位。橙汁同学则说:“一般看到这种测试都会做一下,与其说想更了解自己,不如说更好奇这个测试到底‘准不准’,以及也想将自己的结果分享给亲近的人、让他人更了解自己。”
哲人尼采说:“人生是一面镜子,我们梦寐以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中辨认出自己。透过这个颜色性别测试的契机,仪和朋友互相评价测试结果是否是印象中的自己,阿蛋也和同伴交流了自我认知、朋友认知、测试结果这三种结果的异同之处。
颜色性格测试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的分享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既能让他人了解自己,也透过识别度较高的色彩属性成为一种了解他人性格的工具。颜色性格测试也在此过程中成为了开启社交的共同话题。金金同学觉得,测试让朋友圈某些特定的人,尤其是不太熟但又想更了解对方的朋友有机会认识自己,在期望相互了解的基础上也更容易产生对话和沟通。仪将测试结果分享给了关系最好的朋友,在朋友圈看到有人晒出一致的测试结果时,也会进行评论。
Mercia觉得,颜色测试是一个开启社交的好话题。“大家都把结果晒在朋友圈里,和你处的来的颜色的人可能会评论,使得彼此关系从普通好友变成进一步有话聊的朋友。”
Part.4
颜色性格测试为何风靡朋友圈?
谈及颜色性格测试与其他小测试的异同之处,阿蛋觉得,颜色性格测试点明了每个人的缺点。此外,其他测试很少告诉测试者要接近或是远离哪些人。仪也感觉,先前网上流传的性格测试基本上都是问一些看起来与性格很无关的问题,比如给几张图让人选最喜欢的,实测还会发现同样的答案常常会随机出结果,似乎仅供娱乐。“但是颜色性格测试的问题看起来与性格相关程度更大。”仪觉得。
鱼认为颜色性格测试的结果设计别出心裁,比如艾丽斯蓝这个颜色,其实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艾丽斯蓝究竟是什么,但人大概都是视觉动物,这个名字在字面上比‘淡蓝’更能吸引测试者。此外,鱼还觉得测试结果的内容也很翔实,具体描述也都挺酷,是现在年轻人喜欢的那种丧酷风,很精准地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
颜色性格测试在大学生群体朋友圈的风靡之中包含了不少跟风行为。仪觉得颜色性格测试“类似于‘点赞回答问题’这类‘文艺复兴’,看到熟识的人转发参与就会忍不住尝试”,但相比之下还多了几分科学性,增加了参与的几率。实际上这种共同参与测试的行为作为大学生群体性的线上社交模式,带来了一种由热点话题生发的社群凝聚感和归属感。
英国诗人多恩曾说:“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成整个陆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年3月份,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间达到30.8小时,相比于年的27.9小时涨幅超过10%。这意味着每天人均会有长达4.4个小时的网络使用时间。现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