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ents
运动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健康的体魄、强健的心肺功能,以及聪明的大脑。但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欢运动,也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有这些作用。你需要了解你的孩子属于哪种运动类型,并有针对性的帮他选择适合他的运动。
6个月之前,翻身运动
让宝宝翻身是很重要的锻炼方式。当宝宝翻身的时候,家长可用一只手扶住宝宝的肩膀,另一只手扶住TA的臀部,轻轻地给宝宝一点力量,这样TA就能翻过来了。还可以在房间里播放柔和舒缓的音乐,抱着宝宝轻轻摇动,这样宝宝也会随着妈妈晃动,对大脑发育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轻轻,晃动幅度不要太大,还要注意保护好宝宝的颈部。
7至12个月,爬行训练
爬行可以增加宝宝身体的平衡性,为独立行走打基础。妈妈可以用手势、语言吸引宝宝向前爬,爬行的距离和时间依据宝宝的能力而定。建议在柔软的地毯上对宝宝进行训练。
1至3岁,独立行走
此期间主要帮助提高宝宝运动协调能力,如逐渐学步和上下跳跃,而且为了让宝宝能够坚持运动锻炼,可以结合一些有趣的游戏进行,例如和宝宝一起玩扔球、捡球、找东西的游戏,训练宝宝独自站立和蹲下,进而独立行走。
宝宝能独立行走后,可以逐渐锻炼TA单腿独立行走的能力,对于宝宝身体的平衡能力以及左右脑发育有很大帮助。训练宝宝的双脚交替能力的话则可让TA骑三轮车。
3至6岁,综合运动
可以进行一些技巧运动,例如大动作的踢球、跑步,精细动作的穿珠子等,都是适合这个阶段年龄孩子的感觉综合协调训练。5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学着骑自行车,因为骑自行车可以锻炼身体、锻炼眼、手、脚的协调能力,是非常不错的全身运动。
7岁至青春期,促进四肢发育
此时是身体成长最关键的时期,应增加有利于生长发育的运动。例如轻巧的弹跳伸展运动有利于长高,比如跳绳、跳远、跑步这些有助于四肢的生长;悬挂式的运动,可促进脊椎骨和四肢的生长;还有全身性运动,打羽毛球、足球、游泳等都有利于促进骨骼的伸展延长。
应注意的是,7-12岁时的孩子骨骼还相对脆弱,要尽量避免高强度剧烈运动,防止受伤影响正常的生理发育。
运动更像一门微型性格学,不同性格的孩子有他自己的运动方式,这些你肯定不知道,宝宝运动还要看性格?马上测试一下对号入座!
说起帮孩子做运动,想必哪个爸爸妈妈也不会落后,从小婴儿到上幼儿园,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做了数不清的运动游戏,得到了成堆的与运动有关的玩具。
但当孩子对你的游戏或玩具不感兴趣的时候,你是否考虑过你指定的运动可能不太适合他呢?美国脑科研究者史蒂夫彼得森博士提出了一个新观点:运动更像一门微型性格学,不同性格的孩子有他自己的运动方式。
这个理论更能解释,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回避运动,有的孩子却在各项运动中表现出超常的能力。其实每个孩子的运动没有好与坏之分,他们只是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
即使是一个小婴儿,运动对他来说也很重要
1.运动强健肌肉和骨骼。运动可以增加骨骼内矿物质的储藏使运动机体更具负荷能力,从而避免骶骨异常、驼背、足部异常等缺陷。此外,多运动的孩子能使支撑骨骼的肌肉更加强壮。
2.运动使心脏强健,增强血液循环和肺活量。爬行和打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心脏变得更加强健,从而增强了肺部功能。
3.运动使孩子变得聪明。在孩子向前爬行,试图抓住玩具或努力用脚去碰婴儿床上挂着的玩具的时候,他的大脑里会形成一种重要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加速神经细胞的形成,增加脑部氧气的供给量。
每种运动都能让孩子学到很多东西,比如每种东西摸上去的感觉不一样,距离他的远近也不一样,每种东西的作用也不同。
我们通常把孩子分为四种运动类型
1.无章法型
对这个类型的孩子来说,没有太高的树,也没有太深的水坑。小冒失鬼好奇心强又无所畏惧。他的身体就是练习机,不断经受着考验。撞出紫斑和流血的膝盖是免不了的,但是这根本无法阻挡小极限运动员下一次的冒险:比如攀登到高处然后往下跳。
他更需要
发展他温顺的一面。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孩子做些与知觉有关的游戏,例如让他在椅子上爬,同时在他后背上放一个小垫子,让他保持平衡;蒙上他的眼睛,让他辨别一种声音或味道的位置;还有个很好的提议是:经常性地朗读。
建议游戏:我是谁?作用:训练说话能力。
方法:孩子思考并描述自己以后做什么,而不需要更深入地思考。例如,消防员:着火了,就去救火。医生:帮病人包扎伤口。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孩子的描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他继续思考和回答,比如“消防员用什么救火呢?”“医生如何给病人发药吃呢?”这个安静的游戏告诉小顽童,不打闹的游戏也可以玩出乐趣。此外,还可以让孩子演哑剧,这可以让孩子试着用思维来控制自己的肢体语言。
2.回避型
这个类型的孩子通常会回避一些运动,比如他在游泳时为安全起见一直站在游泳池边而不下水,踢球时他总会在球飞过来时躲开,他不敢站在平衡木上。那些身体不是很灵活的孩子经常会经历失败,所以他在运动前会犹豫不决、感到害怕,因而回避那些跑跳类游戏。
他更需要
自信心。如果他多做运动,就会增强自信。爸爸妈妈要找到他的乐趣所在:也许他会随着音乐摆动和转动身体,那么你就和他一起跳吧!还要培养他的灵巧性。
陪他一起单腿跳,一起倒着走路。通常这样的孩子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时,会比和同龄人在一起感到更加安全,他可以没有心里负担地尝试着锻炼身体。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会增加他对运动的兴趣。
建议游戏:球类运动训练作用:练习集中注意力和培养合作能力。
方法:要求孩子不借助双手,把球撞向墙壁。同时让孩子自己找到用身体的哪个部位可以完成这个工作。
3.懒虫型
这个类型的孩子有点像热带原始森林里的树懒,大部分时间是挂在树冠上,一动不动。这一类型孩子的表现通常是躲在房间里,拿蜡笔用功地画画,每天看三遍卡通片,翻几个小时的书,或者只是舒适地蜷在沙发上。
简单地说,他做一切他想做的事,就是不出去跑跑跳跳,不做运动。
他更需要
运动。所有的孩子都应有适当的运动,帮助身体保持健康。让小懒虫起来运动是需要理由的。
你可以要求他参加小朋友的赛跑比赛,和他一起做和运动有关的游戏,让他帮忙做一些可以促进他身体健康的日常工作,如摆餐具,到阳台的箱子里找东西、晾衣服、收拾玩具等。
还可以送孩子一些激发他运动的礼物,比如溜冰鞋、球、跳绳、滑板、秋千、高跷、小蹦蹦床等。孩子一定很愿意使用它们——前提是,妈妈爸爸跟他们一起玩,一起跳,一起踩高跷。
建议游戏:宝贝,上菜!作用:训练平衡能力。
方法:孩子扮演招待员。把“一盘菜”(网球或者杂耍用的小球)放在厚纸板做成的或塑料的盘子里让他端到餐桌上。要告诉孩子,因为“菜”是热的,所以不允许在中途停留。
看看谁能上楼梯并穿过走廊,成功地把小球从厨房运到餐厅。等到孩子的技术熟练了,可以加大游戏的难度,把晾凉的早餐(温热不烫手就可以)放在早餐盘里,让他用实物练习。
4.超级运动员型
这个类型的孩子擅长很多运动,他喜欢在自己的小球队里踢球,喜欢学习柔道,乐于参加游泳或轮滑训练班。
运动,对他来说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更多的是让他感到快乐。他从运动中获得自信,感到喜悦,很少觉得无聊。他对运动带来的好处非常着迷。
他更需要
在其他方面得到鼓励和肯定。孩子不应该只是在运动方面获得成就,而是应该学习如何发挥他的综合能力。爸爸妈妈可以经常带他到大自然去,燃起他对运动的渴望,激发他的好奇心,给他更多提问和学习的机会。
同时,你还要给他创造一个运动之外的安静乐园,比如听音乐、做手工制作、画画、参加集体游戏。
建议游戏:有什么不对吗?作用:培养视觉感觉。
方法:孩子和父母的面对面坐着,仔细端详对方的样子,其中一方闭上眼睛,另一方改变自己的外观(如:把毛衣反过来穿,摘掉眼镜,脱掉鞋子,把发卡从左边换到右边),然后由对方说出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结语:爸爸妈妈需要根据孩子所属的不同运动类型,帮他找到既能发挥他的运动长处又能弥补他的不足的运动游戏。
每一项运动都对青少年有帮助,还是看娃的选择吧.
是单纯的为了孩子锻炼一下身体,还是要做特长考虑.宝爸宝妈们可以好好考虑一下.
精彩不停歇,更多好文敬请期待,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白癜风治疗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