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南说
一位网友在知乎提了这么一个问题:那个神一样的心理测式题是怎么设计的呢?为什么问一些吃水果,爱动物,喜欢在水边还是海边的房子,就是测出一个人的心理呢?那些层层递进式的问题,是出于怎样的一种思考模式下得出的呢?这里面是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还是心理大师的灵感偶得呢?谢谢,跪求大神指教!
然后
PX-大神答得简直给学过心理学的人长脸。一起来涨知识咯!虽然会有一些专业词汇,咳咳。但这样才是行话啊,你懂得!答主:PX-选编自:知乎
看到这种对心理学误读的题就整个人都精神了。
首先,题主提到的什么吃水果爱动物之类的所谓“心理测试”跟心理学上的心理测量没有半毛钱关系。其编制是完全不规范的,根本谈不上任何的信度和效度。
什么是心理测量?
就是依据心理学原理,使用量表,对心理活动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那什么是心理测验呢?
实质上就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那编制的基本程序又是怎样的呢?
其实
憶记已经说到了关于自评测验的编制,但我还是啰嗦一下吧。1、确定测验目的:明确测量对象(是个体呢还是团体呢,是什么样的个体和团体呢);确定测量目标(测的是何种心理特质);明确测量用途(用于心理诊断呢,还是选拨人才呢)。
2、制定编题计划:也就是编制测验的总体构思,测验内容有哪些?分别占什么样的百分比?
3、编辑测验项目:首先要收集资料,其次要确认项目形式是文字式的还是操作式的,最后再具体编写测验。
4、预测与项目分析:预测即一个小样本的施测,项目分析包括对结果的统计分析,确定区分度及难度。
5、合成测验:即把经过预测是有价值的题目合成为一个测验。其中,项目的选择和编排都是有要求的,并且需要编制一个复本。
6、测验的标准化:包括内容的标准化,施测过程的标准化,评分的标准化,分数解释的标准化。
7、鉴定测验:信度和效度怎么样啊,常模的情况怎么样啊等等。
8、编写测验说明书:这一点也很重要,否则信度和效度会受到影响的。
心理测验可以随意使用?
那一个心理测验在编制成功之后,是否就是像市面上所谓的“心理测试”那样,是可以随意使用的呢?
显然不是。
因为很多心理测验是操作式的,而并非文字测验,就好比投射测验中的罗夏墨迹测验。所以呢,很多心理测试并非被试单独完成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主试的专业水平以及主观判断(这就是投射测验被鄙视的原因啊,主试的主观判断啊!)。
其次,就算是文字测验,为了保证测验的标准化,主试也必须经过培训,力求不对被试产生任何的暗示以及影响。心理测验对环境的要求也很高,为了避免环境的不同对测验的结果产生影响,环境的各种物理条件也是经过统一布置的,测试的时间也是统一的(同一套测验,上午和下午的测试结果往往是不同的)。
所以说,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心理测验其实是很少的,而且大多是自评测验。不过呢,其实各种考试也是心理测验哟,心理学上称之为成就测验。遥想一下高考命题组的老师们是多么苦逼的殚精竭虑,大概就知道编制一份心理测试是多么困难啦。
而且心理学真的没有那么神棍的,是测不出老公会不会出轨啊之类的问题的,单凭你喜欢什么动物什么水果什么房子也是不能窥及一个人的心理面貌的。
为虾米有些心理测验感觉真的好准哦
那为虾米有些心理测验感觉真的好准哦!这个原理跟为虾米很多星座分析也好准是一样的。答案模棱两可,甚至有些是放诸四海皆准的(比如什么善良勇敢啊,难道还有人会愿意觉得或承认自己恶毒又怯懦?)
所以呢,这些所谓心理测试永远都有市场的原因就是,大多数人太容易受到暗示了。
而且人都有证实倾向,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测试(或星座分析)说你怎么怎么样,你相信了,于是会做出一些事情或者改变自己的行为来使其符合测试结果,久而久之,测试结果在你心里就越来越准了。证实倾向有很多体现的,比如一个老师骂自己的学生“你怎么那么笨!什么都学不会!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那么这个学生很可能就真的会显得越来越笨,本来会做的题也不会做了。
发送亦可提取本期图文。
如果你看明白了,你就知道:
新生心理测评是:
1.需要专业的测评人员;
2.会有专业的测评工具;
3.应保持良好的测评秩序;
4.需要每位小鲜肉重视!
懂?
你只要记住,我叫晓南。
我会让你明白,我从不说空话。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