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测试
性格测试

您现在的位置: 性格测试_性格测试题目 > 性格测试答案 > 悦享001人格类型与交易匹配寻找成

悦享001人格类型与交易匹配寻找成

发布时间:2017-2-14 15:34:00   点击数:

人格与交易——寻找成功交易者

  若干年前,当本人第一次和新人分享的时候,提到过一句话:什么样的交易系统配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配什么样的交易系统……寻找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再把自己改造得更加适合它!后来,这句话不只一次地被我说起……

  丹尼斯的海龟实验,证明“伟大的交易者,是可以培养的”。这句话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任何人,只要用到特定的或恰当的方法,就可以变成伟大的交易者,即培养方法是成就伟大交易者的充分条件。第二种理解方式是,伟大的交易者可以通过培养得到,即培养是成就伟大交易者的非充分条件,而且这个“可以”,也说明是非必要条件,最终,就是说培养,是成就伟大交易者的可选路径。

  如果我们选择第一种理解呢?如果这种理解成立,我们只要找到培养方法并不断复制推广,伟大交易者就可以在学校里批量生产。而任何一个想成为伟大交易者而不得的人,最重要的是先去赶紧找一个老师(如丹尼斯),照他说的做。而从老师们的角度,最重要的是贯彻训练计划。

  二十世纪初,伟大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领袖人物——华生,曾经说过一句话:“给我一打小孩,我能把他们培养成科学家、艺术家、诗人、骗子、乞丐、小偷……”当然,这样的论断,在当今的心理学认识下,显得不实。在基因技术深入发展的最近十几年里,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是,我们的性格中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遗传决定的部分要占50%强;且新的基金研究成果,正在不断把这个比例推向高位。而环境中的先天环境(娘胎里)、早年环境,对于一个已成年的交易者的培养来说,也可视为初始条件,真正的可经训练而改变的变量是少之又少的。需要注明的是,我这里探讨的变量或个体特质,是指人格、气质,或者说普罗大众所说的性格;而非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观念、心态、习惯、语言风格、处事风格等。前者是硬件,后者是软件。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容易改的,就不叫本性了。提到华生这句心理学中著名的论断,是为了说明,理论界早已走出环境万能论,那种认为环境因素可以完全覆盖遗传因素,人可以成为流水线上的标准件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回到海龟实验。这13个丹尼斯学徒,不是随机抽样的,而是精选的;包括其中有两个是原来就认识的——这个细节必须重视。还有一个情况就是:海龟实验诞生13个伟大交易者,后来再也没有人能超越丹尼斯缔造新传奇,这说明实验的成功,涉及到的因素超过了表面可见的。另一方面是,丹尼斯发现了一种培养方式,但并没有发现一种可以针对任何人的万能培养方式,他自己就无法把自己培养成伟大交易者。就培养方式上,我们也可以注意到,丹尼斯重在为学徒们树立原则,而并没有要求13个人用丹尼斯自己的交易系统或某种具体限定的交易系统。估计,如果他去具体限定了,这个实验的产率也不能达到%了。

  我的观点是:培养,是成就伟大交易者的可选路径。这里的关键:不是培养,而是匹配,至少是等量重要。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匹配,永远应在训练之前。丹尼斯后继者们,往往熟悉自己的交易系统,也熟悉自己的性格。但若只是如此,不能或不屑理解其他类型的人或其他类型的交易系统,认为只要训练坚持,学徒的原有特质都能改变。而对于为何有些能坚持有些不能坚持的理解,认为是这些学徒的训练态度和毅力的区别(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对学徒的误读)。总之,他们把匹配和训练的重要性倒置了。而真正要做好匹配,一个可靠前提就是,必须全面理解交易系统分类,同时必须全面理解人格分型。

  下面,我就把我在实践中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之前,我要先对人格分型的工具作些剖析。个体差异中既有“硬件”的差异,也有“软件”的差异。面对各类心理量表,我们要首先知道它们是测什么的。对于一个企业这样的组织机构来说,做心理测试,最在乎的是员工入职后可能的工作态度、纪律性、成就动机、角色适应、团队协作和协调等,当然也会涉及一些更基础的特质如抗压及压力表现等。对于管理类,或组织中重要的协调岗位,处事风格也是重要的。对于营销岗位,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方式,理解沟通的相关能力,都是重要的。于是乎,很多这类测试,   内向Introversion(I):   外向Extraversion(E):   大脑获取信息到作出决策,可分为四步。

  触觉感知阶段Sensing(S)

  直觉感知阶段iNtuition(N)

  感性判断阶段Feeling(F)

  理性判断阶段Thinking(T)。

在感知Perceiving(P)阶段,停留在第一步的时间较长的就是S型,

反之就是N型(感知和理解的速度特别快,直觉的,当下的,甚至是不用思考的)。

  在判断Judging(J)阶段,同理,可分为F或T型。

而整个合起来,在生活方式中,

更多的用到大脑的感知阶段的,就是P型;

更多用到大脑的判断阶段的,就是J型。

  最初源自对纯粹日内交易者的观察。发现“有天赋”的日内交易者,具备ISTJ(思维型传统主义者)特征。由于日内交易系统是排斥场外信息分析的,对交易者的素质要求更纯粹,所以这种匹配关系表现得更直接。

ISTJ型日内交易者,有个共同的特点,时间周期短(看的K线图低于5分钟),而当他们企图把时间周期拉长或做隔夜的时候,面临着非常大的痛苦——这种尝试通常带来心理上的纠结和业绩上的下滑。所以我称之为纯粹日内交易者。

  同时,我还   而在SJ中加入T,强化了其判断的客观性、逻辑性。只要有个约定的现成规则,他们很乐意根据规则来判断,而不易受情绪、情感方面的影响。

  所以,ISTJ(被MBTI分类喻称为“检查官、公务员”)是天生的好下单员,是日内机械交易系统的最佳执行者。

同样的情况,N者脑子里就会冒出各种可能性,这些冒出的可能性,依据于他的经验、愿望、认知、直觉……方方面面,最后的判断可能是纠结于这些可能性之间,而远离了最初的外界信息的特征。所以,

前一笔单子影响后一笔单子的,是那个N者;

给自己亏损的单子找借口的,是那个N者;

死扛硬套幻想一笔翻身的,是那个N者;

信号出现,怀疑信号可靠性的,是那个N者;

老想着添加点主观的东西,经常修改自己的交易规则,或者给自己的交易规则整点例外的,是那个N者;

心血来潮的是那个N者;机会在眼前,忧郁恐惧,瞻前顾后,迟迟不下单,是那个N者,往往等他想明白,行情正好开始调整或接近尾声;

模拟账户和实盘账户业绩相差巨大的,也是那个N者,他总是容易被各种各样的事干扰、纠结。

N者的多想和纠结,也让N者很难做高频的操作,那会让他慢于ISTJ的竞争对手。

P者,———

喜欢观察、感知,甚于喜欢判断;

频繁地按部就班地做决定,会让P很不舒服。

P者喜欢逃避约束和计划。

P型不看重规则,潜意识里喜欢僭越或破坏规则。逃避和破坏的对象可能是微小的,比如拖拉——这是对自己计划的不遵守,稍微严重点比如迟到。

P者不喜欢快速作出决定;或者他们被迫快速决定的时候,往往会发现不是最好的选择。各种掐时间的比赛或依靠临场发挥的,往往都不是P者的擅长。

P在MBTI中的含义就是大脑更多的用到感知阶段,强化体现S/N特征。所以相比NJ,NP前文所述N者缺点更明显。高倾向的NP组合,如果加一个   那么期货圈子里的N者的生存之道是什么呢?或者说,N者如何成为成功交易者?

  期货交易提供了一夜暴富的可能性,这一可能性吸引N者主动投身期货。进入期货圈子后,往往经过尝试,最终成为职业交易者的,不多。当然,他们中有很多人能在非交易岗位上有所作为。在大浪淘沙筛选出来的N型成功交易者中,他们具备什么特征呢?如何克服人性弱点呢?

N者往往在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时间周期下,能够相对从容地转换。我的初步观察发现。N者会比较依赖于经历和经验,成长周期比较长。他们入门时通常会使用一种主观交易系统,因为他们天生就想掺杂点主观的东西。但最终在与市场的较量中,会发现找一种约束非常重要,所以会对自己的交易系统进行客观化改造,只有极少数N者会在原有的交易系统基础上从胜利走向胜利,成为权益快速累积的幸运儿,成为传奇。不过,这些幸运儿可能是得益于“猴子效应”。是说,一群猴子在打字机上打字,总能打出莎士比亚全集。如果把每次开平仓的盈亏看作是独立随机事件,那么N次连赢的概率是r(胜率)的N次方,很小,但有如此多的交易者入市尝试,总有那么几个正好成为“莎士比亚全集”。其实奇迹不需要连赢,只要他的胜率是市场平均胜率的2倍都不得了。难道这不可能吗?这样的幸运儿不存在才是不可能的!说这段,是为了让大家对市场上获得远超平均收益的财富故事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样本足够大、时间足够长、次数足够多,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是必然的,但我们无法期望那在自己身上发生。

开始对自己的交易系统进行客观化改造,放弃主观对交易的优化企图。是交易者诚心放弃对超额回报的追求,转而追求市场合理的平均回报率的一种认识进步。是交易者对市场真正的拜服。

N者分为重视人际的NF(理想主义者)和重视逻辑的NT(概念主义者或理性主义者)。我的观察告诉我,NF者成熟后,他的交易系统往往定型于一种基于形态的或直觉(这里的直觉是指第一感觉)的技术派交易。他们看到熟悉的形态出现,就像看到熟悉的情人出现一样,若把市场形态拟人化,NF可以发挥相比NT者的优势,只要专注于自己的“情人”,NF者也可以快速精通,藐视NT者。NF有时容易想当然、经验主义,这会阻碍他们的自我突破。技术派交易者进行客观化和量化之后,会成为程序化交易者,谁最先找到这条路,谁就最先获得交易系统的成熟。而NT者却具有更大的可能性。是因为NT者往往可以利用场外信息,或者说他能借到场外信息的力。这里说的场外信息是相对于场内信息而言的。场内信息是指一切在当前合约当前时间周期下,价、量、仓的值及其衍生计算得到的指标量,简单说,就是一个最原始的行情页面所能一次性看到的信息。自然除此之外的都是场外信息。基本面信息就是一种最重要的场外信息;政府公布的政策或数据、流言和消息、突发事件,也是场外信息;其他市场其他合约其他时间周期下的走势,这些都是场外信息;甚至易经星相等,也是场外信息。要把场外信息和场内信息整合到一起,为我所用,逻辑是必不可少的,NT者有优势。但有效市场假说下的纯粹技术形态分析,或者程序化模型的开发,NT者一样可以。

NT者是乐意谈论这些场外信息的。而NF者通常会回避,本质上是无法为我所用。还有一类NF者,外向的,喜欢谈论,谈论大国博弈、货币战争……谈论的时候意气纷发,好像一切尽在掌握了。但他真实的交易和这些谈论或预测没有关系,所以还是属于无法利用场外信息一类。

如果说ISTJ型日内交易者的玻璃天花板是当他们希望延长交易时间周期到跨日时,他们会面临痛苦和挫折。

那么NF型技术面交易者的玻璃天花板就是当他们想要整合基本面来优化自己的系统时,他们会感到无助和无力。即使他们养成了勤看投研报告的习惯,往往最终还是发现盈利并无优化效果。而NT者的劣势就是他们的优势。他们的可选项比较多,而本身交易者成长周期就长,所以NF容易迷失在各种可能性中,还没坚持到成熟,就在各种尝试的失败中心灰意冷。NT虽然具备利用场外信息的可能,但现实中基本面交易者获得稳定盈利,并且复盘后能确认他们的决策确实基于基本面的,真的是比例很低。不过不用担心,只要NT者的智商和情商足够高,他总能找到办法并解决的,谁说一定要用场外信息呢?最终,成功类型者NT者交易系统的演化往往是向着综合化方向,而非纯粹化方向。区别只是这个NT者的道路是:先精通某种纯粹交易法,再试图综合化;还是直接综合化。

  下面我们试图对交易系统(或交易风格),找到可分析的维度,作些分析。

  交易系统,作为一个概念,是有着复杂的外延的。虽然简单说就是开仓平仓等的依据,但明显不够。海龟交易框图中的七要素够全了吧?我觉得还不够,需要   这种说法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行情研讨对于提高交易能力的价值不大,因为提高交易能力唯一能做的就是扩充样本特征库,这只有靠盯盘做单。有这研讨的时间,不如多看盘。呵呵,当然,行情研讨可以帮助我们放松心情、交流感情。其次,复盘能在意识层面帮助大脑对样本进行特征提取,是提高交易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各种类型的交易者中,ISTJ最合适(日内短线)也只能走这条路,NF也可以。这种类型的交易在人工交易中估计要超过80%的比例。尤其是金融产品的交易,比例更大。商品交易,因为有现货可作依据,比例会稍低。

  人工高频交易,可以说是心动手行,跟着感觉走,根本没有时间去分析,通过建立习惯,也就把纪律性的问题解决了。当我们把交易的时间周期拉长之后,给了交易者想入非非的时间,让交易有了更多变数。由于直觉是第一感觉,只能在第一时间起作用,一旦你分析了、预测了,你会相信你的经验或逻辑,并受你的情绪和欲望驱动,直觉只能靠边站,潜意识中的模式识别也就无法起作用。这时候,分析和交易发生分离,于是有了风险管理的问题,有了纪律性的问题。5分钟前想好的策略,可能5分钟后会变掉。

ISTJ不善于给自己找理由,因为他们立足于现实,K线就是那么直白,无需猜测无需假设,他们的问题是难以拉长时间。

N型太会找理由。

NP连规则都不看重。

于是,我们必须考虑把人性的因素从交易中抠去。称之为系统化交易。海龟实验中也提到,那是一种机械交易系统。这里面的核心是对交易的一致性要求。这里的“一致性”的涵义,既包括执行层面的开仓、止损的纪律贯彻,也包括分析时信息来源一致化、算法逻辑一致化。一致性要求强迫交易者将分析纯粹化、客观化,将交易机械化,总之就是杜绝随心所欲。

其中执行层面的一致性要求——即纪律性,是又是重中之重。现在大家都在谈论系统化交易,纪律的重要性人尽皆之。但在早年,市场操纵严重,大家只是看到谁成功操纵了市场,谁就赚到大钱。大家认为投机就是拼资金、拼后台、拼消息、拼阴谋,没人看重纪律,大家都在研习跟庄技术,大户们则研习坐庄技术。在一个有很多随行所欲的、自负的交易充斥的市场里,守纪律的人赚不守纪律人的钱,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容易到他根本无需猜测谁是庄家,随便拿个最简单的指标,即可。现在,中国期货市场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市场仍充斥着不成熟交易者的随心所欲,通常即使交易策略水平不高,纪律性仍足以让该交易者在市场上生存,但收益已经明显缩小。也许再过若干年只能打平交易成本。之后,则最终发现,没有纪律固然不能赚钱,有纪律可能还是不能赚钱。交易策略选择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我们看看国外市场,就会发现这一点,在那个几乎完全由专业投资者组成的市场里,交易策略的选择是决定性的因素。这也是为何海龟实验的奇迹未能反复重现的原因之一。最近十几年的传奇,总是由某种交易策略的发现或使用而兴起。比如对冲策略、中性交易、量化投资等。策略研发和实现,已经不是个体所能完成的,海龟式的个体奇迹自然难以重现。

遵守纪律,是J者容易做到的,规则本身,就足以对J者构成一定的约束。

对P者来说,规则是规则,你还得再找个理由。所以,

J型的成长之路,可以通过学习、模仿、训练。

而P型的成长之路,绝对离不开真金白银的实战,碰壁、摸索,才能最终实现一种自觉的自我约束。

  在这个过程中,很自然导向交易系统化,系统化的特征或阶段,有一致化、标准化、客观化、机械化、程序化、自动化。程序化交易,对N型交易者都是一种解放、解脱。但不尽然。如果依国内流行的半自动化交易,在执行时仍有僭越规则的可能。只有自动化交易,才是彻底的解脱。在自动化阶段,交易者的各种可能性,集中在模型的开发阶段,交易者更像一个软件工程师。INTJ和INTP交易者如果能存活到这个阶段,他将非常舒服。一个高智商的INTP,他的灵感和创造力,如果辅以表达能力强大的开发工具,成为成功交易者的机会会超过其他人格类型。

客观交易(NT)很容易实现系统化,系统化天然导向客观交易。直觉交易虽然表面也主观,但它是交易者的潜意识支配,不受意识支配,或受意识影响很微弱,所以经过系统训练的直觉交易者,他的交易可以具备系统化特征。这也是为何ISTJ一旦开始在交易中思考、预测的时候,他的交易业绩会下降的原因。因为实际上他已经跳跃到另一类交易(主观交易)上,他要在新的交易方法上重新成长,交易业绩才能回升,这是漫长的过程。那么在系统化大潮前,主观交易是一个什么地位?我个人认为,主观交易仍可能形成系统化交易,但确实非常困难。虽然主观,但有一套自己的成形的思维方式的交易者,仍可能在交易中杜绝大部分的随心所欲。那么,他的系统勉强称得上是系统化交易。虽然我在此留了个例外,但实在不建议期货新人把自己的主观交易随意按进去,就说自己是一个系统化交易。那么,为何就非要系统化呢?是为了追求符合市场风险的合理收益水平,是为了杜绝运气的影响,是为了减少权益变化的不确定性。如果不进行系统化交易,其实就不如去赌场撞大运,交易就没有技术讨论的意义了。

那么基本面交易和综合交易呢?它总是难逃主观的,但它又已经超出了模式识别可借力的范畴。很遗憾,这样的成功例子在本人身边实在太稀缺了,以致于很多交易人士不认为可行,或不承认那是系统化交易。不过我认为:从更高的层次观察,基于场外信息的、影响因素动态可变的、时间周期动态可变的交易决策,仍可能系统化。它的一致性肯定无法体现在信息来源、算法逻辑上,它的一致性只能体现在交易者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决策体系上。如果我们不是讨论一个交易者,而是讨论一个交易团队,比如投行,那么他的交易肯定是要考虑基本面的、肯定是综合的。大家也肯定会认为那是系统化的。现在把一个投行做的事简化之后浓缩到一个交易者身上,为何就不能算是系统化交易呢?但是这样一来,交易者的理论体系要足够完备、足够强大,以此处理各类信息,并杜绝交易中的随心所欲。

那么,什么样的单独交易者最容易做到像个袖珍投行团队一样思考和交易?

在观念上必须认可和精通复杂性思维!

在技能上经过一定的数理和逻辑训练,以便在主观解读时也能保持逻辑一致性。同时,必须信息饥渴。

在人格上,NT者有天然优势。根据国外的统计,顶尖领域(尤其是设计、管理、咨询、研究等)的人才,理性主义者比例非常高,相信NT者在期货投机领域也具备最终胜出的潜力,当然,还得看其他指标(比如智商等)喽。

在此解释一下复杂性思维在交易中的应用。

用怀疑主义而非决定论去理解市场,彻底承认不确定性,自觉实现分析和交易的分离。

用非线性、随机性、不可预知性来看待市场,从世界观上消解交易者预测市场的冲动。完备的知识结构能够灵活应用在现实中,融会贯通,把世界各个部分看作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信息收集上百无禁忌,部分之和大于整体,场内场外信息互为印证,胜率将超过单一信息。

很遗憾,真正熟练应用复杂性思维(这是NT人格的优势)的人在国内尤其少。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经历笛卡尔-牛顿的还原论的洗礼,而最近几十年的教育,又侧重传播实证主义的机械世界观,此时的世界,却超越还原论,开始了第五项修炼……国内知识分子在用课本的机械世界观理解世界碰壁之后,很多人选择的是一头扎回到已经过期几千年的朴素辩证论里去。当然,这也得归咎于国内教育分离化导致的知识结构的人为断层。国内文科生不读理,理科生不屑文。回想之前若干年,很明显都是成绩不太好的才选文科。而很多现在知名的或活跃的期货成功人士,都是在90年代不得志不满足现状到高风险市场上寻找人生突破的一群,他们投身期货不是因为具备了多少金融或投机的知识,只是为求改变前途,其知识结构是天生缺陷的。即使到现在,期货行业也属于金融行业中的穷衙门,如果不是为求改变自身经济条件来学一门赚大钱的技术,也不会选到这个穷衙门来。不过正因为如此,在中国做基本面交易也不难,基本面交易本质上是内行赚外行的钱,因为这个市场上什么都懂的内行少,所以内行就容易赚到外行的钱(要选受国外影响小的品种)。如果是国外市场,没有信息渠道的单个交易者极难靠基本面交易来盈利的,尤其是商品市场。

  补充:

MBTI的重测信度。如果被试的年龄比较小(比如刚工作),似乎信度会有明显的下降。我估计主要和被试没有形成稳固的反应模式有关。虽然测的是人格,但毕竟做题时依据的是生活阅历。年龄越大越定型的人,测试的一致性越强,可信度也越强。

 

认识一下冷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医院
白癜风发病原因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oliodemarte1850.com/xgda/4265.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