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出结果后,对照自身情况,估计不少人还会和小编一样发出感叹:“真准!”
这些心理测试题仿佛真的说中了人们的心事,究竟这些犹如神算子般的心理测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重庆晨报》曾做过这么一个测验。完全没有心理学基础的记者依照网上常见心理测试题模式编了一道心理题,随机找人进行测试。
题目是这样的(你也不妨来测一下):
“如果有人送你一盆花,你会把它放在家里的哪个地方?请立刻用直觉回答。
选项:A客厅,B卧室,C阳台,D餐厅,E玄关。”
其实对应的答案只有一个,这个答案是从网上摘抄的,与5个选项完全没有关联: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尽管你外表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甚至有时会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有时外向、亲切,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记者把题目和答案分开,测试的时候,只给被测试人看他所选选项的答案,也就是说,被测试人不知道所有答案都是一样的。结果,在随机对15个人进行的测试中,有9个人认为这个心理测试很准,4个人觉得有一半准确,只有个人认为不准确。
除了此类心理测试,网友还特别喜欢看星座分析和运势。
在微博搜索栏里输入“神经质,双重性格”,你会发现同时出现在“处女座,天秤座,双鱼座,天蝎座”等星座分析中,而且每条分析下都会网友感慨:“全中,很准!”
《重庆晨报》记者根据一些常见的星座分析,总结出6句最常见的话,这些话几乎都曾出现在不同星座的性格分析里:
你用情很深,对朋友很真。
懒,超级怕麻烦。
容易害羞,遇到喜欢的人反而会疏远。
讨厌虚伪做作。
你内心其实非常叛逆,不想被别人约束。
喜欢吃,超级吃货。
随后,记者用这6句话又对之前的15个人进行测试,他们分别属于9个不同星座。结果,其中1人觉得这些星座解析说得很准。
经过两个小试验,我们发现即使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心理测试也能“蒙”到不少人。
为什么网友会相信这些编出来的测试呢?这些简单的题真的能解开复杂的心理和性格?1个星座分析真的能描述一个人吗?
为什么心理测试的答案会让人觉得准确?
模糊说辞+求同心理造成错误认知
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老师杨颖解释,从心理学上来说,这种现象被称为——巴纳姆效应和求同倾向。
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对照两个测试的答案,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心理测试,还是星座分析,答案的解释几乎涵盖了人格特性的各个方面,而且说辞都比较模糊概括,几乎任何人都能从中找到共同点。
比如说“懒,超级怕麻烦”这句话。这样的话是很模糊的,人总会在某些时候犯懒,也会对某件事怕麻烦。因此,如果单单说“懒,超级怕麻烦”,也就暗示性地提醒了被测试人,让被测试人想起一些平时犯懒且怕麻烦的地方。这时,被测试人就会觉得这句话对得上自己的性格特征。
另外,每个人的思维都有选择性,会优先选择和自己相符的信息,或者选择一些自己能够接受的信息,然后就觉得它很准,这是一个求同倾向。
相比于专业的心理测试,网上的心理测试都是作为一种娱乐形态存在,如果依赖这些测试和分析,甚至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就得不偿失了。
台湾大学医学博士,作家侯文咏曾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直到十八岁前,我弟弟一直以为自己是O型血型。书上说O型对事冷静,讲求客观。结果他就是那副酷模样。上大学后,某次检查他发现自己竟然是B型。他跑去查书。书上说:B型倾向开放、好社交、口才佳、善解人意…他恍然大悟地告诉我:原来我是这种人,我竟不知道。从此他变成了不一样的人。
所以,以后再遇到这些心理小测试,你还要不要试一试?
来源:新华网综合重庆晨报
丨本文转自每日经济新闻nbdnws丨
丨微编辑大眼仔丨
点击“阅读原文”精彩抢先看~
「推荐阅读」
好尴尬呀,FBI宣布成功破解iPhon……
连眼前的苟且都忍不了,还要什么远方!
马云爸爸vs姚明深情对视是重点吗?并不是!
深夜机场打车的任正非是低调还是富豪界的异类?
寻常性白癜风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