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伟大之处是有思想,人的可悲之处也是有思想。思想正方向是让我们强大,使得我们有独立的思维和创新力;思想的反方向却是让我们变乱,使得我们焦躁不安,随波逐流,终生艰难。
人的一生是个什么样的生存状态?是否物质充裕就可以快乐和幸福,是否醉生梦死就是快乐的源泉,是否模仿别人获得了世俗的成就就可以死而安心-------这一切显然还不足够,大多数的你我,就象风中飘摇的树叶,看上去风姿卓越,却是茫然若失。我们习惯性地走极端,要么麻木不仁,要么焦躁不安。这一切都不断告诫我们,我们迷失了自己本相。我们不知道如何活才算是合适,我们一直不够长大、成熟。
关于人当如何活,耶稣如是说:人不能单单依靠食物而活,而要靠着神的话语而活。这是比较浅显地揭露了生存本质的说法,可惜,许多人还是不懂。我们以为只要一日三餐吃好喝好,不得各种疾病就是最好的生活。其实不然,我们只不过是终生活在自己的意见和思想中的动物。只是这些意见和思想,我们从未总结和感知,对它们并不熟悉和懂得。人们都说性格决定了命运,那么性格又是从何而来?是随机天生吗?没有那么简单!
个体的信念决定生活中的各种事务的具体意见,而这些具体意见就组成了他们独特的性格。性格并不是虚无,是有根有据的,真实不虚。也就是说主宰我们一生的并非所谓子虚乌有的性格,而是内在心中的具体信念。每个人的信念,至少由两个部分组成:牢固信念和表象信念。牢固信念来自我们的生存环境长期以来耳闻目染地形成,尤其是家庭的小环境和家族社会的大环境。牢固信念就象烙印一样,深深地刻入我们的内心和骨髓。我们以为我们和父辈们已经不一样了。他们可能一直生活在农村,他们可能有许多意见你根本看不上,你已经历经千辛地读书发展,甚至发了大财,身居高位。你以为你已经是上流社会的精英,终于完成人格升级,成为社会的主流------然而这一切只不过是你的错觉和幻觉。你骨子里一直都只是那个你,只不过你虚伪到不能够再发现和认识自己,一直生活在梦中,直到你死去的那一刻,无尽的遗憾和不安,死而不瞑目也不算为过啊。
决定我们真实自己的信念是那个我们从小不知不觉地早已形成的牢固信念。人哪,一生被一句话误导: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事实是越走越迷失,越远越痛苦不堪。身体走有多远,我们可以明确知道,心走有多越,我们却并一定感知。绝大部分人是走了一辈子,从未认识和找到自己!不过,我们的潜意识不会欺骗,没有那么虚伪,所以我们不管外在发生多大变化,我们总会想念老家,思念家乡。其实你想念并不是家乡的树木和田野,甚至也不是家乡的父母和兄弟,只是想念你自己-----那个早已经物是人非的自己。我们的潜意识不停地促使我们回归,回家。
世上的城市啊,千千万;世上的工作啊,万万千。那个适合你,那地合适你?唯有回到自身的内心,找到那个你本身的牢固信念,看一看它属于那一种,它安心于那一类。不是繁华就一定适合你,不是平淡就一定委屈你。重在内心的真实的自我认知和合适匹配。
浅显的道理一说就明,不过,我们却总是迷失!原因可能是相对于牢固信念之后的另一个表象信念。同样都是信念,不过这个信念却是生生灭灭,不断变化和新鲜。从长大之后,随着经历丰富,人的观念也在一变再变,就如同深潭之上的水面,始终波光涟漪;就象时尚元素一样,总是来得快去得更快。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巴黎的T台正在流行什么呢?它们会坚持多久!表象信念就如同这些花花绿绿的衣服一样,来去太快,虚幻无影。难过的是,人们习惯性地生活在幻觉中,不愿意承认和坚持那个唯一的自我,真实的自我。把花花世界当作生命的本身,把追逐当作生命的结果。
个体的信念多变,其实是可以认知和识别的。就如同一个国家它的主流信念可能是:封建主义、基督教、新教、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和公产主义其中的某一种,但是人们经常看到和谈及的却可能是浪漫主义、自然主义和神秘主义。前者是社会信念的本相,是牢固信念,是社会共同的主流思想价值观,是信念之根,而后者则是社会信念的虚幻,是表象信念,是社会的非主流思想价值观,是信念之叶。树根生生不息,树叶四季轮回。两者相辅相成,是本质和现象的关系。人们习惯性靠肉体的感官来生活,而不是靠内心感知去生存。追逐外在的信念,可能过程很虚幻,很刺激,却不一定是自己真心想要,也不一定合适自己。生存模式,就好像脚上的鞋,鞋子再漂亮,不合脚,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个人要敢于追求表象信念,又要懂得适可而止于表象信念。这样就能够达到适丛于生命。树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不因叶的繁华,而忘记根的真实;不因根的简单,而否定叶的多变。不过分,不强求,牢记自己的本身信念,游戏表象信念,生命就被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就可以被预见深度。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早泄北京专业权威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