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玩英雄联盟的第三个年头,我下定决心转行做游戏。
我不是应届生,也从没接触过游戏设计,凭借着一点浅薄的游戏经验,硬着头皮就开始散发简历。于是理所当然的,那些简历都石沉大海了。
最焦头烂额的时候,有个创业团队发来了面试通知。创始人很和气,我们在星巴克见了面,他翻着那薄薄的两页纸,问我:「玩英雄联盟?」
我连连点头。大脑高速转动,拼命揣摩他接下来会问什么。对这个游戏的看法?分析MOBA的市场热度?还是想聊一聊其中系统设计的出色之处?
可能是我太紧张,对方笑了起来。
「你在英雄联盟里玩什么位置?」
紧绷着的一口气松了下来。我打辅助,喜欢婕拉,偶尔会试试中单狐狸,因为向往刺客流的飘逸。这问题这么简单,简单到让人怀疑它背后是不是还潜藏着什么阴谋。
但是话题很快转到了别处。临告别的时候,我看着对方老神在在的笑脸,终于忍不住开了口,追问他那个位置的问题到底算怎么回事。
他的那句话我一直记得,「那是个性格测试。」
2.我没去成那家公司。但是这个「性格测试」的小伎俩,却从此被我时不时拿出来演练一番。
喜欢什么位置和英雄,好像的确跟个性挂钩。你看gogoing,上单鳄鱼,稳就一个字,比如你看若风,中单卡牌,这人脑子一定特灵活,再比如你看厂长,打野寡妇……
那也是头一次,我意识到英雄联盟可以在游戏之外,玩出别的花样。
我从此也开始喜欢观察其他玩家。爱好,操作,开口说出的真实经历,以及这背后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像这些来自知乎LOLER的讲述——
韩培元:s2开始接触,s3钻石1,近五年的时间认识了许多朋友,从陌生人到游戏朋友到现实朋友最后变成挚友。平时跟朋友们白癜风患者的饮食要求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