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志愿填报是每年六月的一个热门话题,而且每年八月份都有志愿填报失利的报道,据一些机构统计全国大致每年有十分之一左右的考生填报失利,但这里的填报失利大多是指对招录规则不清或没有认真查阅招录政策甚至马虎大意所致,如没有清楚的查看招生简章和章程,计算不准确、一味的冲高等原因而导致落档失利,还有一些人由于过于马虎不仔细看招生计划书,如我曾接触到一个农村的孩子考了分,满心欢喜家里人也很高兴,结果误把西交利物浦大学当成西安交大的分校给填报了,结果通知书一下来家里人都傻了,因为那么高额的学费他们家庭跟本承受不了,最后只能选择复读,还有一个女生由于没有认真查看计划书和招生章程,所填报的专业清楚表明只招男生,但还是大意的填报了,结果分数又够了,因为现在都是微机投档,还被学校预录了,只是到最后发通知书时才发现出了问题,最后只能退档给省招办。当然这样的事件都是可以避免的。今天我主要说一下另一种志愿填报失败,那就是顺利被高校录取了,但由于对学校环境不适应或专业无法接受,最后在上了一段时间的大学后被迫重新复读,这类考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一是家长包办只从就业角度考虑没有顾及考生的性格喜好,二是为了上名校冲的太猛被调剂了,三是本身并没有做职业测试同时又对所选择专业没有认真了解。这样的报道也不少,最有名的就以青海省理科前5名成绩考上北大生命科学院的周浩,从北大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学习数控技术专业。其实这样的案例我们身边也不少,衡中每年总有一些就读到中科大、天大、武大等名牌高校上了时间不长又回来复读的,综上所述,高考失利不仅仅是指志愿填报规则内失利的这类马上就能知道的失利,还包括缺乏职业规划而造成的性格兴趣与专业不匹配所造成的结果,这类退学转校更多的是一些有个性高分段考生,而低分段考生发生的相对较少,因为他们没有高分段考生的牛气,既使不满意也忍着读完大学。那么我们如何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呢?那就是做好生涯规划,生涯设计基本上可以分为确立目标、自我评估、职业的选择、职业生涯策略、评估与反馈等五个阶段。
1.确立目标
确定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驱动力,俗话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人生的起点,反映着一个人的理想、胸怀和价值观,影响着一个人的奋斗目标及成就的大小。所以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首先要确立志向,确定目标,目标可以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
2.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最佳选择。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学识、技能、思维、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评价等。
3.职业的选择
职业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等。良好的职业选择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进行的。所以,学生对职业的选择,一方面要从社会需要出发,同时也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职业生涯策略
职业生涯策略是指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计划,一般都是具体的、可行性较强的。在确定具体的职业选择目标后,行动成了关键环节。例如,在职业素质方面,你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开发哪些潜能等。
5.评估与反馈
影响职业生涯设计的因素很多。有的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些则难以预料。人是善变的,环境也是多变的。成功的职业生涯设计需要时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评估和修订并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变化,真正做到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