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校不是四大的TargetSchool,还能进四大吗?”这个问题经常会困扰到一部分同学,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四大目标院校的那些事。
01什么是TargetSchool
如果你申请过四大的招聘就会知道,上面并没有明确提及学历要求,英语水平,实习经历等。拿学校来举例,有的学校从来没有人进过四大,那你进入的概率有多高,而有的学校,简直可以称为四大的后花园。
道理很简单,其实就是TargetSchool到Non-targetSchool的区别。
TargetSchool:一般是指公司招聘所偏好的目标学校,会有针对当校的招聘流程及信息发布渠道,又称为On-campusRecruitment。
Semi-TargetSchool:半目标学校,虽然也有校招,但前来招聘的公司数量较为有限,能拿到的面试机会也不如TargetSchool出身的同学。
Non-TargetSchool:没有公司、或是很少公司会参与校招的学校。比起Target和Semi-TargetSchool的学生,Non-TargetSchool的学生需要花更多的力气和时间在争取第一轮面试机会上。
02四大的目标院校有哪些
首先,“财经强校”肯定是有优势的。前段时间,中国科教网公布了-年财经类大学排名,根据排名显示,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位居全国财经类院校的前5强。
此外,该榜单中还包括年-年经济学学科门类大学排名,中国人大的经济学排第一,其次是央财,西南财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经济学学科。值得注意的是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两所双非院校也跻身前十!
就像四大,每年中注协都会公布排名,北美也会发布排行榜,还有各类雇主排行等,第一不是普华就是德勤,前四无非就是PwC、DTT、EY、KPMG。如果你的母校是上述学校的话,投递四大想必也是有优势的。
03财经强校外,四大偏爱哪些院校
领英曾经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调查对象,发布了一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用人调查分析报告,包含一个四大从业者毕业高校百分比排名:
从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四大从业者毕业高校集中分布在: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其中上海财经大学更是达到了6.3%的超高比例。这个数据在上财自己的统计中也能得到佐证,上海财经大学《年度就业质量报告》显示,18年毕业生进入会计师事务所的概率达到了11.8%。
当然,这里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所在城市、专业等。作为一所双非且非财经院校,四大在职人数院校排名却冲进了前10,想来地域优势在更大程度上助推了一把。
四大在招人的时候确实是有所“偏心”的,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强校以外,对于很多财经类院校也是非常青睐的,从“术业有专攻”的角度来说,这不难理解。
虽然说四大竞争者众多,会用学校背景去做筛选和把关,但是名校出身并不意味着在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除此之外,网申四大时还会经历性格测试,huli原版测试题提前测试你的适配性,量身打造你的CPA备考计划。
不是TargetSchool真的没办法进入四大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四大招人标准,除了院校以外,还有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多个维度去考察你是不是那个适合四大的人。
所以,院校上不占优势,那就通过积累实习经验证明自己的能力,是另一条走近四大的可取之道。
文章素材来源网络,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