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测试
性格测试

您现在的位置: 性格测试_性格测试题目 > 性格测试物语 > 高中生生涯规划认知现状及需求分析以西

高中生生涯规划认知现状及需求分析以西

发布时间:2024/8/14 18:55:47   点击数:
刘军连怎么挂号 http://baidianfeng.39.net/a_qwzj/130328/4147810.html
张蕾本文通过问卷对西安市临潼区华清中学高中生生涯规划认知现状及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结合学生访谈,进行了学校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思考,以期有效推进本地区高中生生涯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一、调查背景及目的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生涯规划教育近年来被推上了高中教育的日程上,虽然陕西至今未实施新高考改革,但改革是必然趋势,社会发展、国家发展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扑面而来,对教育发展和个人成长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们的教育就是指向未来,帮助学生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我们应尽早开展生涯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生涯意识。生涯教育生涯视角,知己知彼,了解我们学校有什么样的资源,学生有什么样的认知和需求,有的放矢的进行有效、高效指导。本研究拟通过调查高中生的生涯规划认知现状及需求,尝试探索符合本地区资源条件、本年龄阶段学生发展及需求特点的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体系、有效方法,从而更好的为学生发展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生涯规划能力,积极应对不确定未来的挑战,实现自我价值。二、调查对象和方法1.调查对象。临潼区华清中学地处西安市郊区,年开始探索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具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思考,致力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研究与实操。参与了陕西省重大招标课题《陕西省普通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研究》,积极实践,获得了第十届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年被评为第一批西安市特色校。本研究以名华清中学级高一新生为调查对象,男女比例5:7,农村户口学生占比75%以上,中考成绩分以上占比20%左右。2、调查方法及过程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本次调查采取实名制线上答卷、回收统计的方式,学生名,回收有效问卷份,有效率为99.37%。(见图一)本次问卷调查17道题目,包含单选题、多选题、排序题、问答题。主要对学生的自我认知、大学及专业认知、目标制定、生涯意识、生涯指导需求等方面展开了调查。华清中学生涯规划课程课前调查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较强古语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德尔菲神庙上的箴言人啊,认识你自己,穿越时空,横跨大洋,人们都在探索自我,认识自我。那么自我认知同样是学生成长中最重要的部分,清晰的自我认知,是定目标做计划的前提。针对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自我探索部分,问卷中通过性格、兴趣、价值观、学习方法、学习态度5个问题进行了调查。有84%以上的学生表示对自己的性格特点是比较了解的,13%的学生表示对自己的性格了解一些,仅有不到3%的学生表示不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对自己的兴趣特长与未来大学、专业、职业之间的关系了解情况中有50%以上的学生表示比较清晰之间的关系。42.4%的学生表示认知比较模糊,仍有5.7%的学生对其之间的关系不了解。11.6%的学生有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将近80%的学生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希望得到老师的指导,9%的学生目前还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跟着感觉走。37.2%的学生对高中生活态度积极充满期待,40.5%的学生觉得需要努力比较期待,19.7的学生觉得学习有难度但也会努力,仅有2.5%的学生没有憧憬。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是较强的,随着身心发育的成熟和社会阅历的增加,高中生自我认知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发展,他们进行自我评价的需求日益强烈。开始倾向于主动地分析自己并展开积极而主动的自我评价,将近78%的学生对高中生活是积极且比较期待的,没有憧憬、完全不了解自己情况的学生占比不到3%。数据中有26.1%的学生对自己的性格特点非常了解,58%以上表示比较了解,这也体现出自我认知的偏差影响自我评价的准确性,容易出现高估或者低估自我的倾向。2、学生选择大学、专业的方向及考虑因素趋于理性希望选择大学本科专业方向上,有16.5%的学生选择文史哲、教育类,14.5%的学生选择经管法类,11.6%的学生选择农医军事类,23.5%选择理工类,还有27.3%的学生不确定。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73%左右的学生对自己的选择方向已是心中有数,至少进行过探索与思考。从中还可以看到选择文科的学生占比有31%,比起往届选文的比例20%-25%呈现出上升趋势,近三年选文的比例持续上升。这种上升趋势背后的因素,经过对学生调查、访谈,包含两方面,一是理性的,学生了解文科竞争更激烈、录取率更低,但自己的兴趣能力倾向在于文科,文科路径更能实现自我价值;二是非理性的,学生为了逃避理科学习的困难,自以为文科难度低,记记背背就可以,这样非理性选择会给未来发展带来隐患。还有一部分理科实在学不懂退而求其次。从数据和访谈中也可了解到现在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越来越开放,能更多的给予孩子选择权,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选择大学、专业的方向考虑因素排序中,51.1%的学生将兴趣能力排在第一位,28.4%的学生将兴趣能力排在第二位,仅有1.6%的学生将兴趣能力排在第五位(末位),33.2%的学生将分数排在第一位,29.7%的学生将分数排在第二位,5.7%的学生将分数排在第五位(末位)。然而仅有10.7%的学生将社会需求排在第一位,33.3%的学生将社会需求排在第五位(末位)。将学校、机构及父母意见放在第一位的分别只有3.2%和1.8%,放在第五位的分别是27.5%和31.8%。这组数据很清晰的呈现出这个时代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兴趣能力和分数稳稳的占据前两位,受父母安排的比例在大幅降低。社会需求这一项被考虑较少,是这个年龄认知范围所影响,这也给我们后期教学的内容提供了素材和方向。3、目标制定与行动计划实施成正比从数据中看到20%的学生目标清晰已经确定要去的大学,43.7%的学生知道自己想选的方向,33.8%的学生想过但不清醒,仅有2.4%的学生没有目标。16.9%的学生有行动计划且认真执行,43.4%的学生有计划但完成不了,29.5%的学生计划模糊执行力较弱,10%的学生没有计划。这两组数据基本可以互相支持,有目标的占63.7%,有行动力的占60.3%,目标清晰,行动力就相对比较强。4、学生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oliodemarte1850.com/xgwy/15643.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